“承包商未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不注,甲乙雙方未簽訂主體及HSE合同不注……”6月2日,記者從遼河油田公司安全環保處了解到,遼河油田針對日前結束的非烴類注氣安全生產專項檢查結果,向各單位及承包商發布了《非烴類注氣十不注條例》,從源頭上提升非烴類注氣安全質量,擰緊“安全閥”。
非烴類氣驅是遼河油田近幾年大力發展的新項目,目前共有興古潛山、沈625潛山和黃沙坨三個大型非烴類氣驅先導試驗區,已轉注19個井組,日均注氣量60萬立方米。非烴類氣驅注入介質以氮氣、二氧化碳和減氧空氣為主,常溫常壓狀態下無色無味,一旦泄漏將嚴重威脅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隨著注氣規模的擴大,該項目已涉及7個采油單位和14個承包商,安全風險隱患壓力驟增。
為保障項目安全運行,3月底開始,遼河油田組織了為期約兩個月的非烴類注氣安全生產專項檢查。針對在檢查中發現的部分承包商安全資質不健全、地面設計不規范等問題,安全環保處提出了“非烴類注氣十不注”,對各環節嚴格把關,并列舉了20項違規行為。遼河油田對存在承包商未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甲乙雙方未簽訂主體及HSE合同、地面工程未經資質單位設計等問題的單位堅決不允許投產注氣。
遼河油田將繼續加強包括非烴類汽驅等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和新設備“四新”安全管理,強化包括SAGD、蒸汽驅、火驅、化學驅等新工藝、新技術的安全風險管控,對于發現具有風險隱患的問題及時整改并做好跟蹤記錄,做到安全隱患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