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狀與目標
由北京市安監局、市發改委聯合印發的《北京市“十二五”時期安全生產規劃》認為,全市安全生產工作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的問題依然存在,企業安全生產保障能力依然不足;生產安全事故由傳統行業領域向城市建設和運行領域轉移,城市建設和運行管理中的安全生產問題日益突出;安全生產監管法制體制機制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監管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安全文化建設尚處于初級階段,與社會公眾日益增長的安全需求仍有差距。
據此,《規劃》提出,在“十一五”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全面好轉的基礎上,“十二五”時期北京市要實現事故總量顯著下降,億元GDP死亡率、工礦商貿從業人員十萬人死亡率等指標達到或接近世界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企業安全生產水平普遍提高,各行業、各類型企業100%實現安全生產標準化;政府監管和社會監督水平顯著提高,實現科學化、精細化監管,安全生產社會化、市場化體系基本形成,“12350”安全生產舉報投訴查處率達到100%;安全生產社會環境基本形成,企業安全文化普遍建立,從業人員安全健康權益得到充分保障,全社會安全意識普遍增強,安全社區建設深入推進,社會公眾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顯著增強。
主要任務
《規劃》針對城市公共設施、城市交通、危險化學品、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特種設備、煤礦、非煤礦山、人員密集場所、農業機械等重點行業領域,要求突出城市運行安全監管,深化專項整治,實施各項重點工程,如城市地下管線安全生產綜合管理信息平臺建設、危險化學品交易市場建設、煙花爆竹流向動態監管系統建設、大型采空區綜合治理等。
《規劃》提出實施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工程、科技防控事故風險工程、企業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建設工程、企業職工全員培訓工程、企業應急處置能力建設工程,提高企業本質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
在職業衛生方面,《規劃》要求健全職業衛生監管體制,加大重點行業領域職業危害治理力度,加強企業職業衛生基礎工作。到2015年,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和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審查率達到70%以上,用人單位職業危害申報率達95%以上,接觸職業危害作業人員職業健康體檢率達到70%以上。
為進一步提高監管執法效能和群防群治能力,《規劃》要求全面落實政府安全監管職責;加強執法監察隊伍建設,完善執法統籌協調機制,健全執法部門信息互通共享制度;加強基層安全監管力量建設,建立基層執法檢查人員崗位津貼和工作補貼制度;加大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力度;進一步完善應急救援體系。到2015年,市、區縣、街道(鄉鎮)三級安全監管部門基礎設施建設達標率分別達到100%、80%和70%。
《規劃》要求進一步提高企業技術裝備安全保障能力和政府監管執法科技水平,相關措施包括:加強安全生產科技研發與成果轉化,推進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和應用,建設安全生產技術支撐平臺,大力培育發展安全產業。打造“京安”工程,建成覆蓋市、區縣、街道(鄉鎮)的三級安全生產信息綜合服務平臺,集成趨勢預警分析、研判決策、應急指揮、監管執法、協同辦公、公共服務等多種功能。針對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工業制造等重點行業領域,打造安全生產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
在大力營造安全發展的社會環境方面,《規劃》提出,扎實開展安全生產新聞宣傳,健全完善培訓教育網絡,培育和規范安全生產專業服務機構,大力弘揚安全文化,繼續開展創建安全社區活動。《規劃》提出,要建立5個國際安全社區、10個全國安全社區、30個市級安全社區。
保障措施
《規劃》提出,北京市各級政府要把安全生產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布局,堅持把實現安全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同步規劃、同步部署、同步推進,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要同步明確安全生產目標。
健全安全生產法規標準體系。北京市將以修訂頒布的《北京市安全生產條例》為基礎,繼續健全符合首都城市特點的安全生產法規標準體系。
加強安全生產綜合考核與責任追究。北京市將強化行政首長負責制,把安全生產作為領導干部政績考核的重點內容之一,納入各級領導干部政績考核指標體系。
嚴格落實安全生產監管制度。北京市將加強建設項目安全管理,強化項目安全設施核準審批和建設項目的安全監管。對高危行業企業準入,實行嚴格的安全標準核準制度。嚴格從業人員安全資格考核。堅持重大隱患治理逐級掛牌督辦、公告、整改評估制度。
健全完善安全生產投入機制。根據《規劃》,各級政府要將安全生產專項工作所需經費列入本級政府預算;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安全投入的政策扶持,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形成以企業投入為主、政府投入引導、金融和保險參與的多元化安全生產投資、融資體系;制定工傷保險預防費的提取、使用和管理監督辦法,加大年度工傷保險基金中事故預防費用提取比例,建立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制度。
加強安全生產人才培養。《規劃》提出,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積極拓寬渠道,提高對安全生產的智力支持。
加強組織領導,嚴格實施考核。市和區縣政府應將《規劃》內容納入年度工作計劃和折子工程,明確責任和實施進度要求,確保各項任務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