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企安全保護分析應用指南征求意見
1月6日,國家安監總局發出《關于征求〈化工企業安全保護措施分析應用指南〉等2項標準(征求意見稿)修改意見的函》,另一項標準為《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安全管理導則》。該2項標準經征求意見、修改完善后將出臺。
據《化工企業安全保護措施分析應用指南》起草人之一、中國石化公司青島安全工程研究院武志峰高工介紹,該標準的核心內容就是LOPA(保護層分析方法)。目前,為防止事故發生,化工企業往往設置了多重保護,主要包括本質更安全設計、基本過程控制系統(BPCS)、關鍵報警與人員干預、安全儀表功能(SIF)、物理保護(安全閥、爆破片等)、釋放后物理保護、工廠和社區應急響應八重保護。如何合理地進行保護層設置,使企業裝置風險降低到企業可容忍風險標準之下,從而預防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一直是工藝危害分析的核心問題之一。
武志峰表示,定性的工藝危害分析方法對這個問題的決策往往來自于個人的主觀判斷,分析結果可能會存在過保護或保護不足。過保護會造成資源的浪費,保護不足則會導致事故的發生。LOPA則可以運用合理、客觀、基于風險的方法回答這個關鍵問題。
武志峰說,LOPA是國際上通用的一種半定量的風險評估方法,是在定性危害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評估保護層的有效性,確保過程風險減少到可接受水平的系統方法。與定性危害分析方法相比,LOPA消除了分析的主觀性,其花費比完全的定量風險評估方法要少的多。目前,國際上知名的化工公司,如陶氏化學、杜邦公司、殼牌石油、BP和埃克森美孚等都采用LOPA技術開展裝置保護層的分析設計工作。我國政府一直強調要采用系統的方法開展危險辨識,提高企業本質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一些企業逐漸開始應用LOPA開展分析。
但是,國內企業開展LOPA應用的仍然較少,還處于起步階段。對于化工企業何時進行LOPA,如何選擇LOPA所需數據,執行LOPA的具體程序等問題,也沒有統一的標準。據了解,在已開展LOPA應用的化工企業中,各個企業的應用方式不一,不利于企業之間的相互交流,一定程度上制約了LOPA的推廣應用;另外,一些企業方法運用不規范,無法保證LOPA的質量。
“因此,這一標準的制定,可使化工企業提高對LOPA的認識,提高LOPA的應用水平,為LOPA的實施和普及奠定基礎,提高企業安全管理水平。”武志峰說。
武志峰指出,國外企業的LOPA應用經驗表明,LOPA可以發現那些已進行過多次危害分析的成熟工藝中存在的未被發現的安全問題。與定性方法相比,LOPA提供了更具可靠性的風險判斷,并給定了場景頻率和后果的具體數值,可有效地解決工藝危害分析結果的分歧,提高危害評估會議的效率。
據介紹,LOPA可用于審查基本設計選擇,指導選擇具有更低初始事件頻率、更小事故后果或者更理想的獨立保護層數量和類型的方案;可通過客觀的方法,迅速地對備選方案進行定量比較,設計一個“本質更安全”的工藝過程;可容易地確定過程風險是否能被接受,如果過程需要安全儀表功能,LOPA可確定所需的安全儀表完整性水平,是安全系統生命周期中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工具。LOPA還可用于識別那些保證過程風險在企業風險容忍標準內的關鍵設備,以及操作人員的關鍵安全行為和關鍵安全響應,可幫助企業決定操作、維護以及相關培訓的重點放在哪些防護措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