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金陵石化油品儲運部統計顯示,項目施工一、二級用火作業票突破10000張。萬張火票,萬無一失,這是該運行部全體職工共同努力的結果,也凝結著安全總監戎雙慶的汗水和付出,還有他的三件“法寶”助力。
法寶一:“火眼金睛”辨安全
戎總監的“火眼金睛”出了名,一些小細節很難逃過他的眼睛。繁忙時,每天儲運部各施工現場施工人員超過100人,個別施工單位會偷偷安排未培訓的人上崗作業。
一次,在半成品的施工現場,戎雙慶發現兩個陌生的面孔正進行焊接作業,他走過去,請他們暫停作業出示“二級教育證”,兩人支支吾吾拿不出。這時,工頭趕緊解釋說是臨時找來幫忙的。戎總監正色道:“你們不要把二級安全教育不當一會事,安全不是兒戲,不經過培訓會出問題,害了自己,害了單位,也害了我們!” 說完,他立即停止了現場的作業,要求兩人去安保科接受安全教育,取證后方可上崗,并對該施工單位提出警告。
“我寧可伴黑臉,也不要看到你們的哭臉。寧可聽罵聲,也不要聽到你們的哭聲。”戎雙慶常對施工人員說。對待安全,他鐵面無私,許多施工人員都“怕他”。發現問題他會立即召開現場整改會,并處罰違規行為,消除安全隱患。
戎雙慶自豪地說:“現在,雖不能說出每個施工人員的名字,可是卻能一眼分辨出他是不是在這兒干活的人。”也許,這就是他練就的“火眼金睛”吧。
法寶二:小巧相機裝安全
每天,在現場你總能看戎雙慶隨身攜帶著小巧的數碼相機,這也是他的法寶之一。只要發現違章,他就拍下來,既是證據,也是安全教育的重要資料。
“這些都是活生生的未遂事故案例,不制止,就會出現事故。”安全教育時,他把拍攝的違章照片給施工人員觀看。常常引來施工人員一陣陣“嘖嘖”聲,自己原以為是以前的習慣,沒什么問題。
“安全作業很重要,出來賺錢第一位就是保護好自己,這樣才能平安,讓家人放心,施工應該按規定來,不能偷懶。”一位來自山東的工人聽課后,真心地說。戎總監還在南京工程公司的配合下,專門拍攝了一組現場安全作業標準示范照片,組織施工人員認真對照學習,提升他們的自我防范意識。
其實,戎總監還有一件“寶貝”不離身,就是可燃性氣體報警儀。每天上班,他就帶上它趕往各施工現場,簽發作業票,監督施工,查隱患,防違章,確保每個作業環節安全。
法寶三:創新管理保安全
9月10日8:10,戎雙慶帶著安全員王正等人,趕到儲運部中轉工區常輸1號線整治現場,逐一檢查安全措施落到位后,簽發動火作業票,隨后又趕往成品工區航煤在線調和施工現場。
這是戎總監創新安全管理方式的一個縮影。過去,用火作業票是由工區安全員每天早上到儲運部各相關科室分頭簽字,再下發給施工方,這樣時間太長,影響項目進度。戎雙慶上任后,改變了這一弊端,每天他帶領安環、生產等相關人員到現場去確認簽發。小小的舉措,粗略估算僅今年初至今,為項目建設就節省時間300多小時。
傳統的安全學習活動,古板、枯燥,安全教育效果不明顯。首次主持的安全活動,他就把自己拍攝的違章照片讓“大家來找茬”,新穎的形式讓職工耳目一新,大家踴躍發言,激烈討論,每個人都為自己在圖片中發現出問題而雀躍,這種方法,讓職工對違章行為記憶深刻。
他還堅持請進來、走出去,不僅多次邀請公司安環處、消防支隊等專業人員來儲運部上課,還主動去揚子石化、祿口機場等兄弟單位取經,將對方的先進經驗引進來,提升學習效果。
2011年,儲運部首先遇到的是與項目建設相關的成品工區38根管線的搬遷。當時,每天都有30多張用火票,為了加強現場作業環節的管理,他與儲運部領導一起商討,制定了“干部巡檢制度”,每天都有一名領導到現場檢查、監督,簽字確認,為作業上“安全鎖”。
10000張火票的安全作業,承載著戎雙慶的艱辛,“5+2”、“白加黑”,每天忙碌在現場,這兩年,年近半百的他雙鬢白發又添了不少。
“安全大于天,干安全工作不能有絲毫的馬虎,需要吃苦。” 戎雙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