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下午14:00,南方油城,艷陽高照。
“防護職業病,幸福千萬家。”這是一條標語,來自茂名石化《職業病防治法》宣傳活動現場一幅巨型的宣傳畫,一如畫的規模,職業健康知識,宣傳寵大,面面俱到,緊緊地裹來到現場咨詢的茂名石化職工的心。
各式各樣的宣傳海報,職工健康安全小課堂,測量血壓服務人員,解答人員,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求知,求解,求安,隨著越來越熱烈的陽光,開始了越來越熱烈的傳遞,形成效果:企業以勞動者為本,勞動者以健康為重。
防護職業病從我學起
您知道嗎?問號來自“認識損害您健康的空氣污染物”宣傳畫報上的“綠色”字體。站在畫報前的職工小柯,微微地點了點頭。她回答:“我不太了解。”
不懂就學,小柯一字一句地看了起來,她在現場了解到,工業環境中都存在著多種空氣污染物,無任警示性,如果不采取適當的保護措施就可能導致健康受損。這些空氣污染物:粉塵,煙,有毒氣體、有機蒸氣,霧。
您知道您手中的護耳器降噪功能有多少嗎?這一問號,來自另一張宣傳畫報“正確選擇與佩戴聽力防護用品”,“響起”,不清楚,有人喃喃自語。請看,畫面,合理選擇降噪值,噪聲監測使用,正常佩戴耳塞,步驟,詳細道來。總結:佩戴時間很重要,不存在“部分防護”。
回憶,對比,學習……
唱響防護職業病好聲音
健康防護好聲音,來自人與人的交流,導著小柯視線轉移。
現場,一張長形的小方桌,擺放著各式各樣的職業防護用品,防護眼鏡、防護眼罩、耳塞、防護面罩、松配合呼吸器……
“對了,這個耳塞與我們平時佩戴的不同,具體不同在那里,這種,是不是更好?”職工小李從工作服口袋中拿出了隨身攜帶的耳塞,現場對比,效果測試,“好柔軟,比我現在使用的這個耳塞好。”小李說。“不錯,也有缺點,現場這個耳塞不能清洗,你現在使用的可以進行清洗。”服務人員說。
“這個防護眼鏡,如何正確使用,效果如何?”職工吳師傅,第一次見到這種防護眼鏡,好奇心大起,咨詢、試用。“不對,師傅,您的佩戴方法是錯誤的,應該這樣正確佩戴,否則達不到防護效果。”服務人員一邊口頭指點,一邊手動教導,教育完畢還不忘詢問職工的崗位,“師傅,您從事什么工種。”“電工!”吳師傅爽快地答。
互動平臺,個體防護用品佩戴體驗,防護效果測試,防護方案交流,健康防護好聲音。
職業健康的滾動課堂
健康防護,又見新平臺。收到吳師傅的回答后,服務人員相當熱心,指導吳師傅及現場職工們,進入現場職業健康安全小課堂,深入學習。職工何眼睛緊盯大屏幕,職業防護教育短片,圖文并茂,“劇情”精彩。職工們綜合自己的崗位,針對性地進行學習。
課堂,滾動播放。流動,滿滿的收獲。
學完,吳師傅深有感慨,說,“不學不知道,一學真知道,今天,‘掃盲’夠嗆也夠本。”
“師傅,您好,麻煩您幫我測測血壓。”測量血壓現場,車間年輕的小伙子,新分來的大學生,將現場“測”得水泄不通。年輕就是資本,這個資本,就是身體健康,小伙子相當關心。
只見他們卷起衣袖,忐忑地接受測量。測量結果,個別偏低或偏高,服務人員拿出善意的關懷,“要注意啊。”
14:50,職工們人人手中拿著職業衛生科普知識宣傳小冊子、《中華人民共各國職業病防治法》實用知識問答、職業病健康知識防護用品的選擇小本子等等,帶著 “健康”的豐收離開。
“防護職業病,幸福千萬家。”茂名石化防護職業病給力宣傳,唱響防護職業病好聲音。(鐘大海 柯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