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重大危險源辨識、HAZOP(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SIL(安全儀表功能安全評估認定)等多種多樣的評估認定工具在危險化學品企業廣泛應用。6月中旬在陜西咸陽舉行的第二屆西北地區化工企業自動化與安全儀表系統改造技術論壇上,業內呼吁重大危險源辨識、SIL與HAZOP等實現相互有效銜接,實現安全風險管控一體化管理。
中國石油蘭州石化分公司有關負責人說,該公司涉及“兩重點一重大”生產裝置共74套,在進行SIL評估時,歷時3個月完成了評估認定。SIL評估報告很長,工作量巨大,涉及面廣泛而復雜。
該負責人認為,重大危險源辨識是基礎性工作,HAZOP分析是對事故隱患進行評估分析的重要工具,貫穿于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3項評估都很重要、必不可少,目的都是安全生產,但評估目標、來源和周期要求也不相同,應在法律法規層面、標準規范技術層面統一,相互有效銜接,同時實現一體化管理。
中國安科院審查組專家、北京培英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馮雙虎告訴記者,重大危險源辨識和HAZOP分析通常由企業安全部門牽頭負責,SIL定級和驗證則以生產工藝或者儀表部門為主,安全儀表系統(SIS)則屬于安全儀表范疇。這些評估雖然分屬不同的部門牽頭實施,但通過技術和管理層面分析,若各部門職責明確,分工合作,工作相互交叉配合,三者完全可以銜接理順,實現一體化管理。
在HAZOP、LOPA(保護層分析)的基礎上,企業通過科學的風險分析確定SIL等級,認定和驗證需要有效的軟件或平臺作為支撐,基于此,國內多家安全技術公司已經在積極開發相關平臺,致力于實現風險管控一體化建設。
針對體系化管理,北京培英化工去年聯合業內權威機構研發成功SIS-Lifecycle安全儀表系統——SIS生命周期管理平臺,通過對SIS分析、實現、維護、運行4個階段進行全生命周期動態管理,打通現有分析方法難以有效銜接的壁壘,突破傳統的SIS管理思路。
馮雙虎介紹,該平臺內嵌專業的HAZOP分析、LOPA定級以及SIS臺賬管理模塊、SIS體系制度管理模塊等,可實時查看企業在役及新增工藝段的SIS信息及SIL評估信息、報告等,可一鍵將企業SIS安裝及SIL評估數據統計匯總并對接上級平臺,也可作為企業已有的重大危險源系統、雙控體系、安全生產信息化平臺的補充。比如對重大危險源報警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置、優先級劃分,對無效報警進行擱置,提升工作流程效率,從而真正實現風險的動態管控。
據悉,這項專利技術已在國內幾家中小化工企業應用,并走出國門逐步得到海外市場認可。
作為國內SIS市場份額較大的企業,浙江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關鍵控制部專家秦建恒介紹說,該公司開發的SLM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是基于國家監管要求研發的SIS安全儀表系統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SLM平臺內嵌HAZOP分析、SIL定級、SIL等級驗算等專用工具,采用業內先進、專業的算法技術,保障用戶需求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秦建恒透露,2019年中國SIS市場規模達22億元,其中國產化率30%左右。該公司作為領先的SIS供應商和集成商,累計在石油化工、煤化工、鹽化工、精細化工、制藥等企業應用自主品牌產品3000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