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11月22日,山東青島東黃輸油管道發生泄漏爆炸特大事故。這是中國石化發展史上最嚴重的安全生產事故。
11月22日,從此成為中國石化安全生產警示日。
每名石化員工都銘記著這沉痛的教訓,每家石化企業都長鳴起安全生產的警鐘。
這一年,集團公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努力轉變發展方式,樹立正確的安全發展理念;這一年,公司上下扎實開展從嚴管理年活動,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提升企業管理水平;這一年,中國石化強化主體責任,不斷完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這一年,百萬石化人立足崗位保安全,堅守絕對不可逾越的紅線。
“發展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要把“安全第一”作為企業發展的先決條件,把“生命至上”作為得失取舍的價值標準,把“保一方平安”作為不懈追求的工作目標
安全生產事關人民群眾利益、事關改革發展、事關穩定大局。
“11·22”事故發生的第3天,習近平總書記專程到青島考察事故搶險工作,強調必須牢固樹立“發展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的理念,嚴肅指出,這次事故再一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安全生產必須警鐘長鳴、常抓不懈,絲毫放松不得,否則就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中央企業一定要提高管理水平,給全國企業做標桿。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將人擺在了生產和發展的首位,體現了對人的尊重、對生命的敬畏,傳遞了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這為中國石化反思自查、提高認識、做好安全生產工作指明了方向。
在多次專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后,黨組書記、董事長傅成玉表示,中國石化是央企,要承擔國家責任,要給全國企業做表率。必須牢記“發展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一定要非常明確、非常強烈、非常堅定。提供清潔產品、實現安全生產,是我們企業的功德,也是管理者的道德修行和社會良知。要把“安全第一”作為企業發展的先決條件,把“生命至上”作為得失取舍的價值標準,把“保一方平安”作為不懈追求的工作目標。
在黨組的領導下,中國石化多次組織專題學習研討活動,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進一步樹立安全發展理念。
2013年11月25日,集團公司召開視頻會議,傅成玉要求全體干部員工認真查找思想認識不足,認真查找管理制度漏洞,認真查找、消除安全生產隱患。會議部署各企業全面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深入排查治理事故隱患,把總書記的每一項要求都落到實處,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
2014年1月17日,集團公司全年首個會議——年度HSE工作視頻會,為2014年的安全工作奠定了基調。結合央企責任和安全環保使命,傅成玉說,對中國石化而言,做好安全環保工作,是履行國有企業責任的具體體現,是建設人民滿意企業的基本要求,是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公司競爭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前提和基礎。
1月20日,集團公司年度工作會議再次把安全生產提上重要議程。傅成玉強調,要把總書記提出的理念和要求變成具體制度、具體方案、具體措施、具體行動,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好本質安全、長效安全,從根本上提升安全生產水平,打造責任央企、安全央企。
時隔3個月,集團公司黨組中心組再次召開專題學習會,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重要講話精神。會上,黨組同志一致認為,要把安全工作提高到企業生存發展生命線的高度來認識,提高到人命關天、責任重于泰山的高度來認識,提高到與黨中央保持一致的高度來認識,只有堅持“常、長”二字,才能徹底扭轉安全生產被動局面。
在最近一次11月14日的黨組中心組學習會上,黨組同志再一次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傅成玉明確指出,當利潤、產量、進度、成本等與安全要求發生矛盾時,都必須讓位于安全。在安全投入上決不欠賬,堅持做到:只要是安全需要的投資一分不少,凡是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事一件不做,如果以犧牲安全為代價帶來的效益一分不要。
響應集團黨組號召,各企業組織干部員工召開習近平重要講話學習座談會、HSE專題討論會等,深刻領會“發展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的含義,重點討論“誰主管、誰負責”“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要求,提升思想認識,努力抓好安全生產工作。
在今年各類會議中,無論規模大小,無論人數多少,無論是專業會還是系統會,凡開會必講安全。痛定思痛、直面問題,中國石化通過系統學習,更清醒地意識到堅守安全生產的責任意義,安全生產是對黨和政府的承諾,也是對人民群眾的擔當。
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開展從嚴管理年活動,全員大討論提高思想認識,提升制度執行力,“四不兩直”發現問題不留情面,“四不放過”上下齊心治理隱患
2014年初春,空氣中彌漫著新生的氣息。4月2日,中國石化召開視頻會議,正式啟動從嚴管理年活動。集團公司董事長傅成玉作動員講話,總經理王天普主持會議,股份公司總裁李春光宣讀集團公司黨組《關于深刻吸取“11·22”事故教訓、全面開展從嚴管理年活動的決定》。要求全體干部員工深刻吸取“11·22”事故教訓,痛下決心,舉一反三,從嚴要求,從嚴管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全面提升企業管理水平,促進中國石化安全發展、綠色發展、健康發展、可持續發展。
面對“11·22”事故暴露出的安全環保認識、制度和管理、措施和基礎上的問題,加強和改進安全生產工作刻不容緩。從嚴管理年活動作為今年重點工作之一,將安全生產擺在了首要位置。活動以年為單位,分為全員大討論、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全面診斷、梳理、分析問題,整改落實、解決問題,總結評價四個階段,是對全系統安全工作的一次系統梳理。
5月,集團公司對開展“安全生產月”和“安全生產萬里行”活動做出部署,對安全工作提出具體要求。安全監管局和思想政治工作部聯合下發活動通知,要求各企業借“安全生產月”活動的契機,宣傳強化安全生產紅線意識。
報紙上的一篇篇報道、電視上的一檔檔節目、網絡上的一次次討論與互動,中國石化的所有媒體積極行動起來,圍繞從嚴管理年活動,發揮輿論引導作用,營造出濃厚的從嚴管理氛圍。
人心齊,泰山移。各企業也分別制定活動方案,開展形式多樣的安全月活動。以一個地區石油公司為例,公司利用晨會、月度HSE例會、宣傳欄、QQ群等多種方式進行安全法律法規、職業衛生等知識的學習,并通過考試檢驗學習效果。通過形式多樣的討論學習、培訓考核活動,全系統強化員工的紅線意識,推動企業落實責任、完善措施,把干部員工的思想統一到從嚴管理要求上來。
6月至7月是全面診斷、梳理和分析問題階段。集團總部安監局在全系統開展了油氣管道安全專項檢查。中國石化原油、成品油、石油天然氣管道超過3萬公里,管網結構復雜多樣。此次排查不僅全面檢查了廠內、廠際管道,更重點排查涉及跨越江河、懸空的管網,有管網的涵洞、涵管和其他設施,對與市政、公用工程其他管網或設備有交叉的復雜地段由專人檢查,不留死角。地毯式的排查累計發現大小隱患數千處。一位剛剛參加完油氣管道檢查的人員心有余悸地說:“檢查中,發現了類似‘11·22’事故所在部位、穿越暗渠的情況60多處。如果這些安全隱患沒有被發現和治理,后果不堪設想。”
一年來,集團公司共派駐8個安全環保巡視組,先后對63家直屬企事業單位進行了安全環保巡視,按照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的“四不兩直”原則,共查出9大類18項185個問題,問題在巡視結束前均已經反饋到各企業。在各企業推薦的基礎上,組建了由集團公司各專業人員組成的安全巡視隊伍,開展安全巡視檢查。各分公司也結合生產實際,組織開展隱患自查活動。管道公司成立隱患排查領導小組,徹底排查所轄區域內各類隱患,對所有隱患項目都明確整改責任人員,制定整改方案和整改時間。
全面開展的全系統自我診斷,涵蓋了“上級點、同級幫、下級提”等多種方式,讓問題得到了有效梳理,為扎實整改、確保活動取得實效創造了必要條件。
8月至10月是整改落實、解決問題階段。黨組領導掛帥,按月主持召開隱患治理專題會議,通報隱患治理等情況,理順隱患治理工作程序。安全監管局按照做實事業部有關精神和工作要求,確定2014年隱患治理重點,提出治理意見,對各事業部下達的治理計劃進行備案。將安保基金固定返回、災害或事故財產損失賠償和隱患治理資金交由事業部、管理部和專業公司管理。
對于發生安全事故的各企業,黨組領導帶隊組織召開事故現場會,幫助企業查找管理漏洞。4月22日至5月20日,王天普、李春光等黨組領導先后到6家事故企業組織召開現場會,深刻分析事故原因,研究制定防范措施,讓事故單位堅定了認真整改、防堵安全漏洞的決心。
安全監管局對每起上報事故都召開現場會、匯報會,落實“四不放過”原則,嚴格問責。通過集團公司季度HSE視頻工作會議和下發事故通報等形式,及時通報事故情況,要求企業認真吸取事故教訓,避免同類事故重復發生。
截至今年10月,集團公司共查處隱患5622項,投入資金39.86億元,完成治理3157項。
全面落實責任,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將安全生產納入層層監管;領導帶頭,把干部的“帽子”同安全密切掛鉤;開展安全培訓,提高各級安監隊伍的素質能力
長期以來,中國石化持續致力于安全生產制度建設。安全生產十大禁令、“七想七不干”等一系列安全規章制度,保證了日常生產行為的規范性和安全性。安全生產月、“我要安全”等主題活動的開展,增強了員工安全意識和安全生產能力。
“11·22”事故讓中國石化認識到,對安全生產的追求是一個持續而長期的過程,我們在安全制度方面仍然存在需要修正和完善的地方。從嚴管理年中,安全監管局修訂多項安全生產制度,先后出臺《關于印發<總部機關各部門(單位)主要安全職責(安全生產責任制)>的通知》《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生產安全事故領導干部處分辦法》《中國石化“平安管道建設”實施辦法及考核細則》《中國石化輸油氣長輸管道第三方施工管理辦法》《中國石化輸油氣長輸管道巡護管理辦法》《中國石化油氣長輸管道隱患排查整治管理規定》等。安全制度的完善和落實如同一臺馬力充足的引擎,不斷推進安全生產工作從“人治”向“法治”轉變。依法規范、依法監管,中國石化安全生產法治秩序正在完善。
按照“誰主管、誰負責”“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原則,安全監管局修訂了總部機關部門安全生產責任制,下發總部機關各部門(單位)主要安全職責通知。這是對習近平總書記“要抓緊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黨政一把手必須親力親為、親自動手抓”指示的直接呼應。“黨政同責”將安全生產工作納入黨委、企業的總體工作目標,將安全生產擺在首要位置。“一崗雙責”要求各分管領導既負責業務工作,又負責安全生產,將安全生產納入層層監管之中。
與此同時,各單位也積極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完善本單位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管道公司今年全面修訂員工安全承諾,使員工對崗位風險和安全責任更加清晰。制定實施了《管道公司禁令》,對違反禁令導致事故相關人員毫不姑息、嚴肅處理。截至目前,管道公司已對42人進行了處罰和處分。
自上而下的安全生產責任制修訂,將“矛頭”首先對準了領導干部。集團公司制定的生產安全事故領導干部處分辦法,對處分原則、事故等級和處分內容、加重處分、實施程序等進行嚴格規定。要求各單位、各部門主要領導牢記自己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切實履行“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的職責,牢記安全責任“不分八小時內外”,時刻保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狀態,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各企業結合自身實際,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進一步明確了一線員工勞動紀律、工藝紀律和操作紀律。
天下大事,獎懲二字。安全事故多發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責任追究不到位,導致一些干部員工片面追求發展速度,忽略了安全生產的重要性。中國石化通過明確安全事故處分辦法,讓安全生產成為一把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時刻警示廣大干部員工,樹立起牢固的安全生產紅線意識。按照有關制度要求,目前已對6名黨組管理的干部進行嚴肅處理,全系統共有177人受到了處理。
從嚴追責,一視同仁,處分辦法的出臺體現了集團公司黨組堅守安全生產的決心。正如黨組一直強調的,把領導干部的“帽子”同“安全”密切掛鉤,不是為了片面追求處分了多少人,而是要實打實地將事故責任查清楚,真正找出管理上的漏洞,舉一反三,吸取教訓,杜絕類似事故。
值得特別指出的是,安全事故處分辦法將承包商事故等同于企業內事故進行處分。規定在工程建設、檢維修、油田建設項目施工過程中發生安全生產事故,除對甲方進行問責外,如果乙方是集團公司所轄工程企業,還將對乙方進行問責,實行甲乙方“雙問責”。問責范圍的擴大強調了中國石化對承包商的監管責任,對安全生產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用制度樹立紅線,用培訓提升素質。各級干部員工的安全培訓和宣傳教育是今年安全體制建設的又一亮點。上半年,中國石化舉辦領導干部高級管理人員、煉化企業安全工程師崗位安全培訓班,對企業領導干部和安全監管隊伍進行集中培訓。領導干部和監管隊伍就像一粒粒種子,將培訓內容帶回各單位,影響到更多的基層員工,顯著提升了全員安全素養。除針對內部的安全培訓外,中國石化還將承包商安全素質的提升納入重點工作。自4月開始,中國石化面向承包商單位主要負責人、分管領導、安全部門負責人,以及項目部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集中培訓。目前已完成42期培訓,共培訓承包商管理人員4290人,取得顯著成績。
又到一年11月22日,是中國石化首個安全生產警示日。對中國石化而言,每天都要做進一步反思,每天都要捫心自問: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大企業要有大擔當,我們做得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