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上,張德江副總理強調,大力實施安全發展戰略,加快實現安全生產形勢根本好轉。此前的2011年,國務院40號文將安全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首次提出要大力實施安全發展戰略;2012年3月,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實施安全發展戰略,加強安全生產監管,防止重特大事故發生。
從“安全生產”到“安全發展”,從“安全發展理念”進而明確為“安全發展戰略”,這一層層遞進、步步深入的變化,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以人為本、保障民生的執政理念,體現了黨和政府對經濟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科學總結,體現了安全生產與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運行的現實要求。
近年來,上下同心,堅韌不拔,攻堅克難,全國安全生產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和明顯成效,“三個大幅下降、一個明顯提升”就是最好的證明和寫照。但我們應該清醒看到,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進程中,處于生產安全事故易發多發的特殊時期,安全基礎仍然比較薄弱,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屢禁不止,安全責任不落實、防范和監督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在一些地方和企業還比較突出。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加快實現安全生產形勢根本好轉?必須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對價值追求再決擇,對利益關系再調整,對安全站位再提升;必須破除妨礙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著力解決長期性、結構性、區域性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歸根結底,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實施安全發展戰略。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實施安全發展戰略是一個巨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惟有站在全局高度,把握時代發展要求,勇于實踐,勇于變革,勇于創新。
大力實施安全發展戰略,就要堅持統籌兼顧,協調發展。正確處理安全生產與經濟社會發展、與速度質量效益的關系,堅持把安全生產放在首要位置,促進區域、行業領域的科學、安全、可持續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健康換取一時的發展。
大力實施安全發展戰略,就要堅持依法依規,綜合治理。健全完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制度標準體系,嚴格安全生產執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行為,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等手段,推動安全生產工作規范、有序、高效開展。
大力實施安全發展戰略,就要堅持重在預防,落實責任。加大安全投入,嚴格安全準入,深化隱患排查治理,筑牢安全生產基礎,全面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政府及部門監管責任和屬地管理責任。
大力實施安全發展戰略,就要依靠科技,創新管理。加快安全科技研發應用,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和高素質的職工隊伍培養,創新安全管理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不斷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
大力實施安全發展戰略,還要選好“抓手”,強化實效。無論是體系的完善,還是能力的提升,都需要化虛為實,實施一些必要的工程加以保障。認準了的,決定了的,就要持之以恒、義無反顧地做到底、做到位,力爭年年有主題、年年有側重、年年有突破。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和全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已經為大力實施安全發展戰略指明了方向,規劃了路徑,需要我們以一種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拼勁,與時俱進、突破創新的鉆勁,勇往直前、百折不撓的韌勁,夙興夜寐、除患務盡的拼勁,加快開創安全生產工作新局面,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