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建設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員工個人正常工作、家庭幸福生活,推動企業持續有效和諧發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油田從行業特點和現實需要出發,牢固樹立“安全第一、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科學規范、全員參與、綜合治理”安全文化理念,以安全文化“四進”為載體,開展了一系列頗有特色的安全文化建設活動,加大建設力度,豐富建設內涵,提升建設品質,借助文化的力量,推動了油田的健康發展,形成了安全生產有序可控、長期穩定的良好發展局面。
安全文化進班子,重視程度新提升
領導班子是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決定因素。油田各級班子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并具體落實到安全生產領域,緊緊圍繞安全發展這個核心,自覺帶頭加強安全文化建設。各單位分別成立以黨政“一把手”為主要責任人的領導小組,牽頭組織落實安全文化建設工作;成立安全文化建設機構,制訂詳細的創建工作方案和實施計劃,穩步推進落實措施;逐級簽訂目標責任書,明確主要領導與分管領導、分管領導與基層單位、基層單位與基層班組及員工的安全工作責任目標,建立“安全重擔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標”的責任體系;完善安全責任管理制度,修訂安全崗位職責,細化安全管理條款,建立安全管理運行機制,形成完備的安全生產監管責任體系,堅決杜絕生產過程中的失職、失責、失控現象。各單位定期召開年度HSE工作會議,明確安全工作任務,將安全工作指標分解到各基層單位、各崗位;堅持開展領導干部帶班、盯現場和要害單位承包檢查工作,對重點施工項目、關鍵作業環節進行現場監督指導,及時發現和排除安全隱患;落實基層干部帶班制度,突出基層干部在生產運行中的管理責任,強化日常安全管理,規范員工作業行為,確保生產工作安全、高效、平穩運行。
安全文化進班組,建設層面新拓寬
班組是生產運行的最小組織單位,是安全生產的關鍵環節,是避免和控制事故發生的最前沿。各單位充分利用多種形式,大力宣傳貫徹油田安全文化理念,在辦公區域、一線井站、工作崗位等處,懸掛各種安全文化、規章制度、行為規范標牌,在重點崗位懸掛安全警示標志,大力營造安全文化氛圍;開展以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安全常識為主要內容的安全知識競賽,組織青年安全示范崗評選、“我要安全”小故事和“安全文化DV”征集活動,使員工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安全文化教育,逐步形象“人人懂安全,人人講安全,人人保安全”的生動局面;積極組織開展安全生產警示教育,組織觀看安全生產系列宣傳片,剖析安全事故發生原因,汲取事故教訓,提升安全防范能力;強化安全技能培訓,分期分批組織班組長進行安全管理、崗位技能、安全知識培訓,不斷提升班組安全工作整體素質。采油二廠、工程建設總公司、地球物理測井公司等單位深化“我要安全”主題活動,把“白國周班組管理法”融入到班組HSE活動中,組織選樹基層先進典型,召開學習交流座談會,交流班組管理經驗,促進基層班組安全工作水平的整體提升;采油五廠、公共事業管理處等單位深入開展“四無”隊站創建工作,堅持班前、班后會制度,扎實開展風險管理,及時制訂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加強直接作業環節全過程監管,不斷促進標準化班組和標準化現場建設,切實加大安全生產執行力度,使安全文化入眼、入腦、入心,見行動;采油工程技術研究院實施“班組長素質工程”,高度重視對基層班組長進行全方位的素質培訓工作,規范班組長任用機制,明確安全工作職責,通過“教”、“學”、“做”相結合的模式,提高班組長帶領班組成員共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安全文化進崗位,主動參與新風貌
深入貫徹落實“211”工作法,推行“七想七不干”提示卡,用安全文化理念感染人、影響人,進一步激發員工主動參與安全文化建設的工作熱情。采油二廠推行“工作票”制度,員工在施工中逐步做到“一停、二看、三思、四排、五干”。到達施工現場后,首先看施工現場有無危險因素以及安全通道的位置及是否暢通,思考周圍環境、天氣等各方面可能對人身和設備造成的傷害,排除查找到的危險因素,最后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開始施工。鉆井二公司針對易發生事故的人員、地點、物品等情況,創新現場安全管理形式,采取戴紅、白、藍三色安全帽的方法,區別需要加強安全指導、可以安全獨立工作和HSE安全監督管理三種類型人員,利用視覺感知信息來促進對不安全行為的提醒和督導,進一步提高員工安全操作意識,強化現場生產安全管理。各單位積極發動員工集思廣益、出謀劃策,提煉和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單位、崗位安全理念,促進養成安全習慣。井下特種作業處提出的“在崗一分鐘,安全六十秒”,天然氣處理廠的“安全隱患不在現場在意識”,采油一廠的“安全促和諧、安全是幸福、安全出效益”,采油二廠的“像對待孩子一樣管好油水井,像對待工藝品一樣管好設備,像對待家庭一樣管好計量站”,采油三廠的“安全是發展之基、效益之本、幸福之源”,供電管理處的“不安全的活不干、不安全的效益不要、不安全的事不做”等,生動形象,便于理解,易于接受,在工作實踐中發揮了引導帶動作用,確保了各項安全管理操作規范的落實。
安全文化進家庭,親情關愛新發展
家庭是員工溫馨的港灣、精神力量的加油站、安全工作的避風港。有效利用家庭的親情力量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用親情呼喚安全操作,以愛心提醒防范風險,從思想上降低并減少人的不安全因素和行為,發揮著難以替代的作用。采油五廠豐富安全文化載體,深入開展“安全零距離親情寄語”、“群眾安全監督”等活動,設立“職工代表安全服務區”,構建安全文化長廊,組織簽訂安全倡議書,營造員工和親屬共同保安全的良好氛圍,形成全員共筑安全“防火墻”的局面。鉆井管具工程處針對員工私家車日益增多、安全管理難度加大的情況,協助指導員工成立車友會,不定期邀請交通管理部門的人員和經驗豐富的專職駕駛員開展講座,有效提升了私家車主的安全行車意識和駕駛技能;開展“注重本職安全,促進家庭和諧”安全聯保家庭合約活動,組織簽訂安全聯保家庭合約率達100%。供熱管理處深入開展“以情促管”文化活動,將家人的親情叮囑制成卡片,向員工發放“安全親情卡”800余份,吹起安全生產“平安風”,提醒時刻注意“按章操作、勿忘安全”。供電管理處開展“家企聯手共建”活動,邀請關鍵崗位員工家屬到單位參觀,向要害崗位員工家屬送發“安全家書”,激發員工親屬共同參與安全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第八、第九、第十社區管理中心先后開展形式多樣的安全知識普及教育活動,組織安全演講賽、風險經歷宣講、安全漫畫展覽、安全文藝專場演出等,用職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把安全知識帶到大家身邊,使大家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受到安全教育,提升了安全生產意識和防范風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