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應急管理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應急管理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煤礦安監局五部門近日聯合出臺《關于高危行業領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動計劃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從現在開始至2021年底,重點在化工危險化學品、煤礦、非煤礦山、金屬冶煉、煙花爆竹等高危行業企業(以下簡稱高危企業)實施安全技能提升行動計劃,推動從業人員安全技能水平大幅度提升。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副司長王曉君表示,《實施意見》明確了資金支持政策,要求高危企業在職工教育培訓經費和安全生產費用預算中足額安排安全技能培訓的資金,落實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限額提高至工資薪金總額8%的稅收政策。希望地方應急管理部門建立安全技能培訓實名制管理平臺,及時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推送補貼性培訓人員信息,或者直接應用地方人社部門職業培訓實名管理系統,減少企業及個人報送紙質材料,提高補貼資金審核撥付效率,支持企業更快更便捷地享受有關政策。
應急管理部安全基礎司司長裴文田介紹,《實施意見》要求企業嚴把新員工安全技能培訓關,確保所有在崗員工培訓考試合格后上崗;要重點開展高危企業班組長和各類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能提升培訓;要將安全生產知識貫穿各類人員職業培訓全過程。《實施意見》鼓勵有能力的企業自主培訓,要求沒有能力的企業委托有能力的單位提供培訓定制服務,積極引導職業院校和技工學校參與安全技能提升行動計劃,注重發揮網絡學習平臺在推動優質培訓資源共享和降低培訓成本中的作用。
據了解,長期以來,由于高危行業勞動強度大、安全風險高、對高技能人才吸引力不足以及我國快速城鎮化過程中大量農民工在高危行業就業等多方面原因,高危行業普通職工安全技能不足的問題比較突出。5月下旬,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將高危行業從業人員納入了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的重點培訓范圍。為把有關要求和政策落到實處,應急管理部會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廣泛調研、認真研究、深入論證,起草了《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