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應急管理部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企業專項督導核查第六組到重慶市長壽區重慶華彩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開展督導核查,發現該企業提供的在役裝置設計安全診斷報告僅有專家評審意見,沒有具體診斷內容和相關圖紙,未由設計單位編制;硝化裝置控制室面向硝化裝置,且開有門窗,控制室總圖定位、建筑結構等均未經設計單位正規設計;氯氣操作人員未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等。
重慶華彩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廠房陳舊,自動化水平較低。該企業主要儲存使用硫酸、硝酸、氫氧化鉀、氫氧化鈉、金屬鈉、液氯等危險化學品,現有2個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
在企業裝置區,專家發現該企業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系統未經正規設計,存在GDS系統未設置報警操作員站和控制室聲光報警器,以及未設置現場區域報警器等問題。專家表示:“未設置報警器或報警器位置錯誤,一旦發生有毒氣體泄漏,可能造成工作人員因未及時發現而中毒。”
在模擬氯氣泄漏,對企業工藝處置隊進行應急處置拉練時,專家發現部分工藝處置隊隊員匆匆趕到現場,未穿重型防護服、未戴防護眼鏡及防毒面具等。“氯氣是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劇毒氣體,未穿戴好防護裝備就進行處置,不僅處置不了事故,而且很有可能造成自身傷亡。”督導核查組的消防專家對參演人員說,“一定要加強演練,把每一次演練都當成真正的事故。”
消防專家還發現,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鈉庫間防火間距應不小于20米,而該企業兩座鈉庫間防火間距僅有0.36米。
督導核查組在查閱資料時發現,該企業硝基蒽醌裝置安全儀表系統隱患整改項目方案設計說明的編制單位(黑龍江龍維化學工程設計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主要設計人員身份與實際身份不符,方案合法性存疑。
檢查結束后,當地應急管理部門立即要求該企業對相關項目予以停工,并依法依規對該企業作出處罰,同時督促企業對所有隱患擬定整改方案,抓緊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