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應急管理部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企業專項督導核查第六組對武漢化學工業區內的兩家企業進行督導核查,發現企業存在不按設計建設儲罐、違規超量儲存以及隨意變更儲存介質的行為。
在檢查武漢凱順石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順石化)時,督導核查組危險化學品專家宋東日經過查閱資料和現場測量,指出兩處重大事故隱患。
第一處隱患是兩座苯儲罐設計容積為1000m³,實際建設儲罐容積為1600m³,苯罐與周邊儲罐防火間距不滿足《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GB50160的要求。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企業未按設計容量建設兩座苯儲罐,私自將罐增高近5m,存在違規建設、超量儲存行為,這正是此次重大危險源企業專項督導核查的重點內容。
第二處隱患是該企業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系統沒有獨立設置,且苯氣未按照有毒氣體進行檢測報警,不符合國家法令和規范的要求。
宋東日告訴記者:“苯是國家《高毒物品目錄》中列為的高度危害化學品,必須安裝有毒氣體檢測器。因為可燃氣體檢測器檢測的是爆炸下限,其報警閾值遠遠超過了苯氣職業健康危害的限值,采用可燃氣體檢測器不能及時有效檢測出苯氣的泄露,可能會對員工造成中毒或長期嚴重的健康損害。”
另外,在檢查消防水泵房時,督導核查組消防專家只看到了一部內線電話,專家指出:“消防電話是消防專用設備,不能用普通電話代替。”隨后,專家來到配電室,發現也未設置消防專用電話。
專家介紹,按照《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的要求,消防控制室應設置消防電話總機,消防水泵房、配電間等應設置消防專用電話分機。消防專用電話網絡應為獨立的消防通信網絡,因為消防專用電話線路的可靠性關系到火災時消防通信指揮系統是否通暢,不能用一般的電話線路代替。
在檢查另一家武漢恒陽化工儲運有限公司時,督導核查組危險化學品專家茍正華查閱企業重大危險源評估報告和安全設施設計專篇發現,企業T206儲罐存儲介質由甲醇變更為液堿,T207和T212儲罐存儲介質由乙醇變更為燃料油,但企業員工僅提供了一般變更管理申請表,無法提供設計變更文件。專家茍正華指出:“儲存介質由易燃液體甲醇變更為腐蝕品液堿,企業僅對清罐作業風險進行了管控,未對儲存的安全條件進行分析,根據《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可燃液體與腐蝕性液體同罐組布置,應設隔堤;堿液儲罐地面應進行防腐蝕處理。通過檢查反映出企業變更管理存在較大漏洞,安全管控不到位。”
針對檢查發現的重大隱患問題,督導核查組組長魏利軍責令凱順石化立即制訂整改措施,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未完全整改到位前不得恢復生產;地方應急管理部門要加強對企業隱患整改工作的監管力度,對逾期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要依法嚴肅查處、從重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