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溫州市制定出臺《安全生產責任保險事故預防服務暫行標準》(以下簡稱《標準》),進一步細化和規范了保險機構開展安責險事故預防服務工作的相關內容。
“在強制實施的起步階段,安責險推進工作往往會重擴面而輕事故預防服務,‘保險+服務’的內涵理念并沒有得到生產經營單位的廣泛認同。”溫州市應急管理局政策法規處處長章方威說,如何抓住事故預防服務這個“牛鼻子”,如何貫徹落實《安全生產責任保險事故預防技術服務規范》,是推進安責險工作改革創新的關鍵。
從2019年開始,溫州市就著手安責險和事故預防的聯手運用。比如,由事故預防運營商、共保體與當地及省內外安全生產專家對接,建立了分類分級管理的溫州市安責險事故預防服務專家庫,為向安責險投保企業開展事故預防服務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力量保障。
結合前期的實踐,此次《標準》的出臺,更注重提升保險機構事故預防工作的標準性和規范性。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保險+服務”
明確了事故預防服務費用不低于總保費35%的全省最高比率
《標準》嚴格遵循安全生產責任保險“保險+服務”的內涵理念,明確了事故預防服務應全覆蓋有意愿接受服務的所有投保生產經營單位,明確了事故預防服務費用不低于總保費35%的全省最高比率,明確了現階段保險機構開展事故預防服務能力不足的情況下,應委托專業化第三方安責險事故預防服務機構按標準統一提供事故預防服務。
“線下+線上”
事故預防服務分為“線下服務”和“線上服務”
《標準》首次提出事故預防服務分為“線下服務”和“線上服務”。“線下服務”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和安全評價,安全標準化建設,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編制和應急救援演練,安全生產科技推廣、安全文化建設、安全咨詢服務等線下服務。“線上服務”包括但不限于:通過信息化平臺向生產經營單位定期推送安全生產領域的最新法律法規、安全培訓課件、安全咨詢信息、安全管理工具、事故案例分析、風險預警信息以及在線安全生產知識課堂等。
“基本規定+行業標準”
安責險保障八大高危行業以及其他較高風險行業安全生產
《標準》根據生產經營單位的保費數額、行業類別、風險類別等進行分檔、分類,為不同檔次的生產經營單位提供有針對性的、符合實際的事故預防服務。同時,在浙江省內率先提出了安責險保障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金屬冶煉、民用爆炸物品、交通運輸、建筑施工、海洋漁業等八大高危行業以及其他較高風險行業安全生產的基本規定,要求接受過事故預防服務的生產經營單位應達到相關標準。
“費率掛鉤+部門兜底”
提出事故預防服務同保險費率掛鉤的機制
《標準》首次提出事故預防服務同保險費率掛鉤的機制,要求根據投保單位配合事故預防服務情況、事故隱患整改情況、安全風險控制情況,作為保險機構在下一投保年度對投保單位調整保險費率的重要依據。
《標準》出臺后,對在開展事故預防服務中發現重大隱患且拒不整改的生產經營單位,保險機構可拒保該單位安責險,并將拒保原因和結果告知屬地行業主管部門。
企業投保后,事故預防服務商與共保體在充分分析企業屬性、收集了解企業需求的前提下,由保險公司業務員與企業預約服務時間,運營中心調度與企業屬性、需求相匹配的專家,為企業開展風險評估、隱患排查、入廠安全培訓、集中安全培訓、應急演練指導等事故預防服務。
截至目前,當地風險評估和隱患排查服務已覆蓋近90%的投保企業,其他事故預防服務項目正在有條不紊地組織推進之中。“通過開展一系列有針對性的事故預防服務,協助企業提升自身風險管理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章方威說。下一步,溫州將加大《標準》的實施力度,同時在實踐中不斷調整完善《標準》的有關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