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烏魯木齊3月25日電(通訊員 肖容) 新疆是我國重要的石油生產、石油化工基地,油田安全在維護國家石油戰略安全、實現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新疆油田公司消防支隊(下稱油田支隊)作為保障新疆油田安全運營的重要力量,在總隊和新疆油田公司的領導下,攻堅克難,多管齊下,不斷提高消防隊伍戰斗力,為新疆油田公司發展提供可靠的消防安全保障,較好地完成了油田消防保衛任務。
強素質 向訓練要戰斗力
近年來,隨著油田的不斷發展,深層天然氣的開發,石油化工生產規模逐年擴大,油田消防保衛面積日益增大,滅火救援任務不斷加重,油田支隊根據變化的火災特點,貼近實戰,超前謀劃,通過組織科學系統的訓練,積極做好滅火戰斗準備。
油田支隊積極推行戰訓業務“三化”(標準化的訓練科目、標準化的訓練器材、標準化的訓練場地)工作,針對員工的身體狀況和各自分工的要求,按照訓練大綱制定標準的體能科目,比如攻堅組訓練進行5公里負重25公斤跑、搬運50公斤重物跑、救援負重跑等,各大隊都建立了標準的體能訓練室,配備了標準的訓練器材,為員工提高身體素質提供硬件支持。
良好的身體素質是滅火救援的基礎,過硬的技術水平是滅火救援的重要保障。支隊針對每一項專勤器材,制定了標準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并加大專勤設備操作的技術訓練。在訓練中要求操作人員從器材裝備的技術性能、操作規程、實際操作、維護保養等幾個方面進
行細致示范講解,利用報廢的車輛、門窗、管線、簡易裝置開展頂撐、破拆、堵漏、救生等專項技術訓練。與此同時,油田支隊根據油氣場站、石油化工裝置的特點及各執勤站點的車輛、人員配置情況,開展相應的日常戰術訓練。如針對支隊轄區范圍點多、線長,執勤點分散,執勤人員相對不足(基層中隊人員10人,車輛4臺)的特點,著重加強了戰術編程訓練;在沙漠腹部中隊開展火場供水戰斗編程訓練;針對在固定消防設施完好和遭到破壞時兩種情況下,所采取應急措施等的戰術訓練。
通過一系列科學系統的訓練,支隊滅火救援水平日益提高,員工體能,技術,戰術,心理等素質不斷完善,為更好的完成保衛油田安全生產任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重器材 向裝備要戰斗力
消防裝備是滅火救援的重要保障,油田支隊始終注重裝備管理規范化,不斷進行技術革新,使裝備適應全天候滅火救援的需要,發揮裝備的最佳性能。
油田支隊通過制定《新疆油田公司消防支隊裝備制度匯編》、《滅火搶險救援器材管理實施細則》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實現對裝備業務考核標準及細則進行細化和量化,車輛、器材、油料、滅火劑和應急物資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管理數字化,做到“管有標準、考有依據”。
支隊按照“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多渠道開展相關人員裝備培訓,邀請生產廠家專業技術人員,對每個執勤點巡回進行現場指導,為員工解疑答惑,
選派業務骨干下基層蹲點培訓,同時開展“一幫一”結對子活動,注重優秀員工手把手的傳、幫、帶作用,提高培訓效果。
近年來,油田支隊未發生一起因裝備管理或人為操作失誤而引發的事故,裝備完整好用率達95%。
抓建設 向隊伍要戰斗力
油田支隊從50年代初期建隊就是由一批復轉軍人組成的,60多年來,經過一批又一批老同志的“傳、幫、帶”,形成的政治合格、紀律嚴明、作風過硬、技術精湛、敢打敢拼的消防隊伍形象得到了傳承,支隊黨委在認真做好經常性的防火、滅火、現場監護工作的基礎上,下大力氣做好經常性的思想工作和經常性的行政管理工作,把隊伍建設的各項要求具體化、制度化。
支隊從發展和實際管理的需要出發,提出了隊伍“四化”(語言規范化、行動軍事化、工作標準化、管理制度化)建設的目標和要求,根據這一要求,支隊出臺了《基層規范化建設達標實施細則》,規范一日生活制度,嚴格內務、隊容隊貌、警容風紀的管理,制定嚴格的管理、檢查、考核制度,遵循科學、合理、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在管理上實行標準統一。大隊堅持“一日生活制度”,日有安排、周有計劃、月有考核,支隊季度進行考核驗收。
與此同時,支隊還開展了“12345工程”、“家屬聯席會”、“愛心互助小組”等形式多樣的暖心工程,做到單位與員工互相體諒,單位與家庭相互了解,員工之間互相幫助,形成了一支團結,穩定,和諧的企業專職消防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