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11日召開的齊魯石化塑料廠月度工作會議上,負責安全工作的副總工程師蔡韶軍講評各基層車間的安全管理工作時,一口氣曬出了26組圖片,從勞保穿戴、防護用品規范使用、地面油污到消防器材擺放、消防通道擠占、施工手續是否齊全等方面,將可能影響裝置安全生產的細小問題和整改情況逐一曝光,并做認真點評,使參加會議的各車間領導既看到了自己車間的問題也了解了其他車間存在的安全隱患和整改措施,由此舉一反三,及時落實整改責任,為裝置生產營造了良好的安全運行環境。
隱患亮相講臺
今年以來,隨著化工市場逐步轉暖,塑料產品邊際效益繼續穩步提高,多數產品盈利空間逼近歷史高點。塑料廠緊緊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將安全生產、平穩增效作為工作重點,在裝置高負荷生產期間,盯緊安全主題不放松,不定期組織安全專項檢查,用“亮劍”精神,向隱患宣戰,并把在安全監督檢查中發現的所有問題和整改情況拍照記錄下來,在月度工作會議上給予曝光講評,讓出現問題的單位紅了臉,給沒出問題的單位提了醒。
“4月14日,高密度車間脫氣倉三樓,一臺運轉中的電機缺失冷風扇和防護罩。4月30日,線性低密度車間精制單元東側一個滅火器保險銷脫落,易造成誤操作。”整改前后的照片一并播放在幻燈片中。照片拍攝地點大多是在不起眼的角落。廠安全環保科的細致督查,讓車間安全主管都自嘆不如。
該廠安全環保督察人員是出了名的愛找茬、愛較真、難講情。他們每人一輛自行車,一臺卡片機,每天穿梭在裝置區和施工現場,遇到問題就拍,查到隱患就照,常常用專業的視角找出一些不符合安全規定的隱患。他們將查到的隱患,第一時間通知單位負責人,并及時跟蹤回訪,將整改情況一并拍照、留檔、亮相講臺,起到督促整改和舉一反三的作用。
嚴管理細“找茬”
“裝置區內若存在低、老、壞現象,首先要追究單位領導責任。管生產首先是管安全,消除隱患,保障安全是我們各級領導干部的第一職責。”該廠廠長刁春森在月度經濟分析會上強調。
該廠嚴厲的安全監管,一級帶動一級,由上而下不衰減、不變弱,結合公司開展的“我為安全作診斷”活動,促進安全隱患排查,形成一種人人參與的“找茬”熱。
從腳下地井蓋的平穩,到作業平臺護欄的牢固,再到管廊管線壁厚測量,安全的細節被重視起來。在“我為安全作診斷”活動中,建立了設備工程專業、工藝專業、生產專業和HSE專業四個專業工作小組,一個月的時間,排查隱患31項,HSE督察問題42項,對承包商下發《違約扣減通知書》2份,考核承包商2300元。排查出的問題全部落實了整改措施和整改時間表。
嚴管理,細找茬,實整改的安全管理新作風,強化了監管,明確了責任,消除了隱患,保障了生產順利進行。
預案助力實戰
針對夏季高溫雷雨多的特點,該廠提前落實“夏季四防”措施,并利用副班學習日,開展應急預案演練,提高職工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
4月14日,該廠高壓聚乙烯車間高壓分離器泄壓閥在正常壓力條件下突然起跳,觸發連鎖,反應跨峰,當班職工按照事故預案及時應對,合理處置,僅用15分鐘的時間,就消除了隱患,穩定了生產,避免了裝置停車損失。4月27日,該廠高密度聚乙烯車間壓縮機油泵出現故障,備用泵不能啟動,當班職工發現后按照事故預案及時應對,防止了可能發生的融床結塊事故,避免了一起聚合A線非計劃停車事故。為此,兩車間當班職工雙雙受到廠長表揚,分別收到嘉獎500元。
安全管理的嚴細實換來生產穩滿優,4月份,塑料廠6套生產裝置全部實現產量超產,利潤貢獻同比為近年之最。
(段培哲 王敬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