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至5月22日,國務院安委辦危險化學品重點縣第三輪專家指導服務工作組來到危化品重點縣山東青島西海岸新區實施指導服務。
給基層帶來新的監管理念
按照工作計劃,此次專家指導服務的5家企業中有3家位于青島開發區石化園區。負責陪檢的青島開發區安監局副局長樊鵬一說起指導服務,就顯得非常高興。“國家級專家來幫著我們診斷服務,這是花錢也請不來的。我參加了三輪陪檢工作,一次比一次認識新,國內頂尖專家的指導服務,既強化了安全診斷效果,又促進了企業全面自查自糾,能夠幫助企業檢查到容易忽視的問題,非常有必要。”
樊鵬給記者舉了個例子,第二輪指導服務后,青島市應急管理局為了提高企業職工的安全技能,開展了班組崗前安全知識考試活動,要求企業建立崗前考試題庫,涵蓋安全操作規程、上崗注意事項、工藝參數、反三違、雙體系管理、個體防護、應急處置等應知應會知識,利用手機App等平臺,每天在班前會前利用5分鐘至10分鐘的時間組織職工答題,對考試不合格的取消當天上崗資格,此舉有效提高了職工學安全的主動性。
同時,青島市應急管理局與西海岸新區應急管理局,針對安全儀表自動化系統,分別開展了兩輪攻關,從嚴從細查問題,促進企業本質安全水平提升。當地又模擬重點縣專家指導服務方式,組織專家團隊從設計與總圖、工藝安全、設備安全、儀表電氣、安全基礎管理、儲運安全、消防與應急管理等方面全方位開展現場分組教學,組織同類企業安全負責人觀摩學習,對照開展自查自糾,就查出的問題進行公開剖析講評,為全市危化品企業安管人員答疑解惑,提升企業從業人員安全管理水平和業務能力。
“第一輪專家指導服務啟動時,我們還真有點忐忑,但通過這幾輪服務,我們覺得非常有必要。專家指導服務給基層帶來了新的監管理念,也提升了地方專家業務水平。”樊鵬說。
增強企業風險防范意識
接受指導服務的企業也表示非常受益。“指導組專家幫助企業查隱患,太感謝了!”接受過前兩輪專家指導服務的韓資企業青島麗東化工有限公司韓國員工這樣說。
他的感謝并不是客套。在上輪指導檢查中,專家發現,麗東化工有限公司北門道路沒有硬化,影響消防車通行,關鍵時刻影響應急救援。后經當地開發區安監局多次協調多個部門,這個問題在不到1個月的時間內就得到了解決。“如果沒有指導組專家和當地政府的積極推動,我們至今還難以解決這個問題。”
麗東化工有限公司的另一名員工則表示:“專家組的指導幫扶,對公司領導層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和員工提升風險管控能力效果顯著。”
湊巧的是,麗東化工有限公司的兄弟企業青島麗星倉儲化工有限公司也在第三輪指導服務的企業名單中。當專家組對青島麗星倉儲化工有限公司進行指導服務后,該集團韓方負責人表態:“一定按照專家的指導意見認真整改,全面做好企業安全生產工作。”
意見針對性實用性強
“專家提出的標準更高了,要求更嚴了,意見更明確了。”這是現場陪檢人員對第三輪專家指導服務的最深切感受。
在麗星倉儲化工有限公司檢查時,專家肖慧高發現,綜合樓(內有中央控制室、變配電間、辦公室)距離甲醇罐區距離為30米,符合2002年出臺的《石油庫設計規范》的要求(19米),但不符合2014年出臺的《石油庫設計規范》第5.1.3條的要求(38米)。肖慧高建議企業加強管理,在控制室和甲醇罐區之間設置消防水炮。另一名專家則補充提醒道:“為降低安全風險,在辦公樓組織的會議絕對不能超過20人。”
還有一位專家提出:“罐區參與連鎖控制的儀表都采用了非冗余模塊,建議企業對參與控制和連鎖的儀表進行冗余配置。”專家解釋,連鎖和控制對于罐區的安全至關重要。為了保證罐區安全,確保不會因為控制系統的單點卡件故障失控,連鎖和控制的測點應冗余配置。
“專家意見清晰,我們整改起來有的放矢。”一名在場的企業高管說。
記者跟隨指導服務工作組檢查這段時間內,專家除了每天白天要攀爬高20多米直徑80米的儲油罐檢查外,半夜12點還要在微信群內發送當天的隱患情況報告。記者簡單一算,從早晨8點一直工作到深夜12點,工作時間長達16個小時。從專家們提交的報告初稿來看,每名專家指出了10多項隱患,而且圖文俱全,建議措施清楚,非常具有可操作性。
據工作組介紹,通過2019年的指導服務,基本摸清了青島市的安全生產底數,推動地方清除了一批重大風險,在促進地方安全監管隊伍與專家團隊建立、提升地方監管人員與企業安全管理水平等方面也取得了積極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