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召開的責任關懷促進大會上,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指出,我國石化行業規上企業有2.8萬家,但是公開承諾踐行責任關懷的企業僅500多家;化工園區676個,承諾踐行責任關懷的化工園區只有51個,還不到10%。
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國的石油化工企業仍存在認知不足、領導不重視的情況。雖然承諾責任關懷的企業數量穩步上升,但是距離大部分企業自覺自律踐行責任關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領導力是原動力
國際化工協會聯合會RCLG主席包德萬介紹說,全球目前有578家化學公司的CEO簽署了責任關懷全球憲章。據統計,全球化工企業的損工時事故率、溫室氣體排放、運輸事故數量已經比2006年分別減少了24%、34%、36%。
目前,不同地區為推動責任關懷的有效實施制定了相應的實施準則,從中不難發現,領導力是踐行責任關懷的原動力。
“踐行責任關懷的行動源于企業領導文化。”歐洲化工協會責任關懷執行董事William Garcia認為,從領導層對責任關懷的承諾開始,歐洲企業將其融入公司戰略,建立合規的商業道德,構建管理結構,最后把責任關懷理念滲透到每一位員工及其能力培養上。
歐洲踐行責任關懷的企業會根據成熟度不同被分為承諾、初始計劃、持續改善、可持續4個等級,確保其進行持續的改善。以環境表現為例,一級成熟度指剛剛達到合規經營,能夠實現達標排放,二級成熟度公司制定了戰略以減少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三級指公司已經超前對環境表現進行過分析,并且持續實施了有效的減排措施,四級也就是最高成熟度,這類企業會公布其在環境改善方面的成就,能夠做到對資源的合理利用。
日本化工協會執行董事永松茂樹說,1990年,責任關懷理念被引入日本,發展到現在,責任關懷主要包括環境保護、儲運安全、過程安全和疾病預防、化學品管理、職業健康、社會溝通六大元素。其準則包括通過領導力落實本國和跨國公司的環保、健康、安全管理;HSE表現的持續改善,以及全生命周期技術改進;進一步減少資源和能源的消耗,致力于再利用及廢物回收;持續提升供應鏈的產品安全,帶動其HSE水平改善。
外企活動亮點多
巴斯夫、沙特基礎等多家外企的高層領導一致認為,在承諾責任關懷后,領導力如何落實是最關鍵的問題。要通過領導力確保公司的所有行動都是由責任關懷驅動的,包括對工廠的設計、產品的改進、節能減排、安全績效改善等方方面面。
經驗分享是推廣責任關懷的有效方式之一,在會上,多家跨國公司也分享了踐行責任關懷的新做法。
作為全球領先的特種化學品公司,科萊恩將可持續發展增加價值作為五大發展戰略之一。科萊恩中國區總裁王富才表示,近年來,科萊恩致力于對其產品授予可持續性旗艦標簽ECOTAIN?,不斷降低產品對環境的影響,獲得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的平衡。截至2018年底,已有193個產品獲得了該標簽。在社區方面,科萊恩通過開展HOPES企業公民行動,在合作院校和社區廣泛宣傳可持續發展的積極作用,已經有超過1000人參與到這項行動中。
阿朗新科作為一家全球化學公司,不斷改善其產品的環境足跡,并推動可持續的產品創新。他們的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包括,開展零事故目標安全計劃、貫徹HSE管理體系、落實事故報告和管理制度、開展安全生產主題培訓,到2025年,比2015年每噸產品產生的二氧化碳減少9%,能耗減少12%,VOCs排放減少20%,對所有歐洲工廠進行ISO50001能源管理體系認證。
阿朗新科中國董事總經理孫泓表示,我們通過發展綠色制造工藝,減少環境影響。如Keltan ACE技術在三元乙丙橡膠生產中的應用,可減少化石燃料使用量,比傳統工藝減排二氧化碳10%,生產的產品不含氟,TVOC含量極低,產品無需進行催化劑清洗,節約水資源;氯丁二烯新型處理技術2013年投產,是全球唯一一家使用干式后處理技術的氯丁橡膠生產商,減少了水和天然氣消耗,不再使用液氮。
中國特色積極推進
截至2018年底,我國承諾踐行責任關懷的單位有8家中央企業,14家專業協會及分支機構,51家化工園區,517家企事業單位,此外,5家化工園區自發成立責任關懷組織。
“在中國,責任關懷工作得到了專業協會的積極響應,化工園區協助推進,各類企業積極踐行。責任關懷工作在深化中不斷創新,目前,已經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責任關懷機制。”中國石化聯合會責任關懷工作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嵇建軍表示,我國企業實踐責任關懷呈現出三大特點。
一是園區助推責任關懷。在推進責任關懷的過程中,結合國家對于石化行業企業安全管理進園入區的要求,成立責任了責任關懷園區工作組,從化工園區的角度推進責任關懷的實施。截至目前,全國重點化工園區或以石油和化工為主導產業的工業園區已達到502家,其中51家簽署了責任關懷全球憲章。化工園區管委會作為地方政府的派出機構,在推動實施責任關懷工作中,發揮了支持、引導、幫扶、聯合的角色。
二是成立責任關懷院校工作組。我國約有600多所石油化工類高職院校,是培養高級人才的基地,每年有30多萬畢業生走向石化行業,因此,從院校開展責任關懷教育可以使該項工作事半功倍。
三是開展激勵活動。為深入推進責任關懷活動的開展,鼓勵在推動責任關懷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石化聯合會制定了《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責任關懷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評選辦法》。
對于接下來責任關懷工作如何推進,王江平提出,要進一步強化行業自律,創新推進手段,完善誠信體系,借助市場化、法治化力量,激發更多企業,尤其是本質安全相對薄弱的眾多中小企業,自愿實施責任關懷;要推動危化品搬遷改造企業率先加強HSE管理體系建設,提升本質安全;發揮好化工園區在推動HSE管理體系建設中的特殊作用;加強責任關懷理念的推廣,不光石化企業,行業協會、地方政府以及社會力量也要參與進來,在全行業全面推進責任關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