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石化:因地制宜強三基 安全效益雙提升
來源: 中國石化新聞網 作者: 付希燕 瀏覽: 2447 發布于2015年11月16日
在推進“三基”管理的過程中,齊魯石化第二化肥廠緊緊圍繞石油化工企業的生產需要,將安全防護、環保管控、文化培育三個方面工作,作為加強“三基”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實現了三基工作跟HSE管理有效結合,延續了安全環保生產的良好勢頭,催動了效益的持續攀升。
安全是基礎 督查固根基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該廠將安全生產擺在了加強三基管理的重要位置,通過多形式的安全督查,揪出潛藏在裝置運行中的深層次隱患,打好企業生產經營的基礎。
“像這樣的安全督查,我們每月至少組織一次”11月10日,在丁辛醇罐區,該廠工會干事劉紅燕介紹說。為推進罐區隱患治理項目,該廠工會聯合安全環保科與來自車間、機關部門的9名專業人員,深入到丁辛醇罐區、甲醇罐區、液氨罐區,查找出各類安全隱患近10項。對于發現的問題,由安全環保科留存現場資料,跟蹤整改進程,實現問題的閉環管理。督查過程中,來自不同單位的職工安全代表,深入到全廠各個區域,分不同專題,交叉進行安全督查,保證了檢查的效果。今年以來,該廠根據安全生產形勢的需要,先后組織了“帶式輸送機”、“管廊安全”、“罐區隱患治理”等10余次專項督查;職工安全代表發現處置各類隱患87項。
與此同時,該廠還通過廠領導抽檢、專業科室日檢、車間每周崗檢、班組不間斷巡檢相結合的方式,加大安全督查的力度,建立了全方位的安全防護網,成效顯著。今年1—10月份,該廠保持了安全生產的良好勢頭,煤化工裝置氣化爐單爐運行再創新紀錄。
環保是前提 主動擔責任
隨著新環保法的實施,實現環保清潔生產成為企業能否進行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重要前提。該廠自我加壓、管理從廠內延伸到廠外,積極履行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全力打造綠色環保生產鏈條。
針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灰渣、廢水、廢氣,跟蹤優化全過程的廢物回收利用過程。先后組織承包商對拉灰渣車輛進行多次整改,完成了車斗四周縫隙密封改造、車頂加蓋篷布、車廂尾部增設接料斗等車體改造。拉渣車盛滿灰渣后,對車體進行全面清洗、嚴控現場停留控水時間,保證運輸全程無撒漏。廠專業部門不定期抽查裝置區、廠區主干道、廠區至廢渣回收利用地點道路的衛生情況,出現撒漏,立即考核。今年1-10月份,該廠對承包商先后進行了4次考核,清退1家。與此同時,該廠還安排專業人員現場查看廢灰渣的處置過程,確保回收利用綠色低碳。
“車間承擔著每年100多萬噸的輸送煤任務,揚塵治理難度大。我們從技術改造和基礎管理入手,現場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觀。”原料車間主任孟慶柱說。該廠通過對原料煤庫東西兩側加裝防風抑塵網、擋風墻延伸至棚頂、實施煤庫噴淋改造,實現了煤庫全封閉;規范廢煤漿回收流程,劃定晾曬區域,適度晾曬后,立即轉運到原料煤庫;指定衛生責任區,車間領導帶頭清掃煤炭翻卸設備、輸煤區域,從源頭上杜絕了揚塵的產生。
人員是關鍵 培訓育文化
在提升基層三基工作水平的過程中,該廠注重安全文化的培育,通過對干部職工、外圍承包商的職責劃分、技能培訓,營造安全共擔當的責任文化。
“我們現在要求每個班組都要有一名專職的視頻監控負責人,確保能通過視頻發現現場的異常,及時處置。”該廠氣體聯合車間黨支部書記商曉峰介紹著班組安全職責修訂后的新變化。在副班學習的過程中,該廠積極開展外圍承包商培訓,深化同行業典型事故案例教育,通過對事故案例的分析,明確職工安全責任劃分,引導職工和承包商認識到“誰違章、誰先受害”等安全工作事關企業與個人的重要利害關系。由班長帶領班組人員學習空氣呼吸器、滅火器的使用,班長帶領班組進行桌面演練,實施直接作業雙監護制度,進一步強化了企業、班組人員與承包商共擔當的安全文化建設。(梁建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