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沒有秘訣,就是認真干好自己的工作,不出事。”茂名石化煉油分部加氫精制車間主任李坤微笑作答。
正是加氫精制車間,他們精心構建安全文化,精細管理排查隱患,實現了連續31年安全生產無事故。
他們管轄著3套生產裝置和加氫罐區,既要保證生產裝置的平穩運行,又要兼顧罐區收付油的安全,是什么激勵車間干部職工克服困難,取得安全平穩運行的?
人人都是裝置主人
“他們居然不知道泵抽空60多次,難道是不懂泵抽空的現象嗎?”航柴一班小陳在學習事故案例時,不解地問。
“不是不懂,而是責任心不強。泵抽空從現場來看,可以從泵出口壓力、振動等方面判斷,內操也可以從泵出口流量變化或者液面的變化都能發現異常變化。我們操作工要提高自己的責任心,我的崗位,我負責。”班長、高級技師吳先祥一語中的說出重要原因。
“嗯,班長分析有理。”班員們若有所思地點頭。
自從開展學習安全案例活動后,班組職工談論話題由說家常逐漸轉入案例分析。
車間用短信的形式把安全案例發送到每位職工的手機上,方便職工回家后繼續學習。車間建立了抽考制度,使職工們認認真真地學習,深刻地反思。車間還將近期發生的事件開展了一次全員安全大討論,要求人人反思自己的操作行為,班班寫體會,進行一次安全案例大學習的頭腦風暴。
“既然我們選擇了石化行業,就意味著工作有著不可預知的風險,尤其是在一線裝置的職工。保證裝置安全運行,保證裝置不泄漏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公司勞模、“巡檢大王”林華坤深有感觸地說。
人人會管安全
全停檢修期間,由于加氫精制車間3套裝置同時停工檢修,檢修范圍廣,人員緊張,怎么辦?
“開展全員安全培訓,確保實現安全停工檢修。”車間主任李坤說。
車間通過每周大修講壇、每班大修推演、每人安全演練的方式,由車間主任李坤主講《檢修安全事故案例》,副主任專講《開停工方案及事故案例》、《檢修質量事故案例》,專業管理人員和班長組織崗位人員現場抽考培訓,掀起了一場“周周講、天天練、人人學”的苦練大修內功熱潮。車間共舉辦大修專題講壇8場次,安全培訓12場次,開展裝置現場停開工推演6場次,四停應急和事故演練10場次,組織安全監護、開停工方案和檢修質量等專題考試150人次。
在三加氫裝置檢修現場,監護人員易麗萍突然叫住了正起勁干活的作業人員。
只見她四處尋找扳手,“哐、哐”,十分利索地打開低點排凝,一股污黑的水從閥門緩緩流出。原來自從管線頂水結束后,雖然已經打開低點排凝放水,但是仍然在管線彎頭處等地方存在積水。當需要加盲板時候,一拆松螺栓就會噴出來,影響施工作業,特別是遇見高溫、高壓的氣體時,還會傷害作業人員。
“這么細小的地方你也十分留意,真是一個盡職盡責的監護人。”施工人員紛紛贊揚她。
檢修期間,職工們及時發現和制止現場施工不安全的行為57起,對現場違章施工處罰9起,清退1名高空作業不系安全帶的施工人員和1名攜帶火種進廠的施工人員,實現了“不傷一個人,不著一把火”的目標。
人人都是“隱患排查兵”
“哇,王明在測厚中發現一個大隱患,獲得煉油分部3000元重獎。”當大家從煉油分部網頁上看到王明的相片時,奔走相告。
王明是2013年畢業的大學生。在車間開展自主測厚中,他采取點—線—面結合監測的方法,發現航煤加氫裝置新氫機入口緩沖罐某些部位減薄50%以上,立即匯報車間。經過車間仔細研究,在專業人員配合下,診斷為濕硫化氫腐蝕。
“隱患排查這回幫了我們大忙,我們揪出了一個危及裝置安全運行的‘大隱患’。”加氫精制車間主任李坤說。
“日巡查,周檢查,月排查”是加氫精制車間隱患排查活動的重要形式。
“每日檢查一次高空參數,讓我們工作更放心。”為了更好提高巡檢質量,加強對高處參數的檢查,車間制定了嚴格巡檢制度,在按常規巡檢的同時,要求在每班次安排一小時外操與內操核對高處參數,確定現場指示與DCS顯示是否一致,記錄偏差數值,并聯系儀表及時進行處理,去除“病灶”,避免裝置攜帶隱患運行。
車間組織工藝、設備、安全三大專業每周一次全面檢查,督促職工落實整改內容,消除安全隱患。
每月一次隱患排查活動,則是更具有全面性。例如車間開展班組自主測厚,對于變徑的部位、容易沖刷的部位分別取各個側面不同點,認真檢查每條管線、每個設備,發現一個問題,消除一片隱患,絕不留一個可疑的存在。
2014年1-2月,車間累計發現隱患15起,其中王明、林華坤還獲得煉油分部“我要安全標兵”獎勵。
(鐘大海 林永勝 許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