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看到一篇報道,一位在機械加工車間的工友在工作休息之余,將吸煙剩下的煙頭扔進了垃圾桶,煙頭因未熄滅引燃垃圾桶內的廢舊塑料,發出刺鼻的氣味,這位工友看到不遠處有一只未喝完的可樂瓶,準備拿剩下的可樂來澆滅煙頭,哪知可樂瓶里裝的不是可樂而是機油,幸好及時收手,才避免了因誤用裝有機油的可樂瓶而引發安全事故。我們從這件案例中分析,淺談一下安全標識在生產實際中的應用。
在施工現場,特別是機械加工車間,經常會看到一些裝有各種機油的飲料瓶。因現場臨時施工、流動性大、用量少,一些金屬桶裝的油料不方便攜帶,工友們往往結合實際,會用塑料材質的空飲料瓶裝一些臨時施工用的油料。這種方法不是不可取,關鍵是要做好安全標識。古語云:名不正,言不順,行不果。如果我們改變了飲料瓶原來的用途,就應該對新用途進行說明,對裝有油料的飲料瓶應撕去其原有的廣告標識,張貼所裝油料的名稱,并簡單注明其用途,這樣就可以避免發生因誤用而引發的安全事故。
很多人覺得安全標識沒什么用,其實不然。對于化學品,尤其施工常用化學品,安全標識往往是安全管理的第一步。化學品應儲存在專用倉庫內,儲存方式、方法與儲存數量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在倉庫外張貼安全警示標志,標明最大庫存量,說明應急處理措施,并由專人管理,建立及更新所有庫存的危害化學品清單;化學品倉庫通風設施、消防器材、避雷設施等要齊全;使用或儲存的每一種危險化學品,都要備有相應的安全技術說明書,詳細說明化學品的名稱、成分組成信息、危險性概述、急救措施等十六項內容并置于現場;儲存、運輸、使用危險化學品或者處置廢棄危險化學品的人員,必須經過相關的安全知識培訓。
現代工程建設,施工機械是不可缺少的工程伴侶,能夠執行很多人力無法完成的任務。可是由于管理不善、操作不當,施工機械往往也是造成人員傷害的利器。對于在施工現場常用的機械設備,應在機身明顯部位編號并掛牌,標明機長、簡要的崗位責任制和安全操作規程。對機械設備編號并掛牌方便建立設備臺賬及技術資料檔案,以及定期檢查維護保養;在設備上標明機長、簡要的崗位責任制,明確機械的操作人及檢查人,禁止非授權人操作機械;張貼安全操作規程,提醒工作人員按章辦事,避免操作不當引發安全事故。
施工用電,既是工程建設的動力源,也是安全生產的危險源,發揮動力源的優勢,抑制危險源的劣勢是安全管理的一個難題,安全標識是解決難題的一個有效方法。在施工現場,我們要對所有電氣開關設備進行標注,配電柜的背側也需標注,防止走錯間隔。保持最新的電氣及管道布置圖,現場閥門及電氣開關需標注開關方向,防止誤操作。對所有便攜式設備進行登記、編號,并定期檢查,檢查后貼上標簽,注明檢查人、檢查日期及檢查結果等內容,對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便攜式電氣設備立即停止使用,修理合格后方能繼續使用。所有插座回路有漏電保護裝置,所有電氣設備、電源箱外殼有接地保護,并定期對接地、漏電保護進行檢查和維護。對所有的固定式、便攜式漏電斷路器進行登記編號,并定期檢查、測試且保存記錄。在現場使用的移動接線盤需登記編號,并定期檢查漏電保護開關。對危險區域和其他區域的電氣設備進行登記、編號并定期檢查,檢查要包括保護零線、工作零線等。
梯子、腳手架是施工現場廣泛使用,簡單方便的施工工具。我們要對所有梯子進行登記、編號,并定期檢查;檢查后,應在梯身上標明檢查日期、檢查人及檢查結果等內容。由持證的架子工按標準要求搭設、更改和拆除腳手架;腳手架安裝好后,要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掛牌,標明驗收日期、驗收人及驗收結果,以及使用期限等。工作平臺、敞露平臺、樓梯應裝踢腳板、設防護欄、掛警示標志等。自制梯子及改造梯子應有審批和驗收程序,安全管理人員應嚴格執行梯子、平臺、腳手架的檢查標準,所有腳手架、梯子、樓梯與坡道要經常檢查,保持物理狀況良好。
關于安全標識在生產實際中的應用還有很多的案例,安全管理工作是一個長期動態的過程,我們要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牢固樹立“一切事故都可以預防”和“進入現場人人都是第一責任人”的理念,積累經驗,找出不足。現代工程建設工期長、工序多、戰線長,現場復雜,施工人員技術水平、安全意識參差不齊,安全隱患處于常態化,因此,我們要更加堅定牢固樹立“治理隱患、防范事故”的思想,一如既往地始終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持之以恒地開展安全隱患治理排查工作,采取運用安全標識等各種有效措施,及時消除各類安全隱患,確保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