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安全管理體系“兩張皮”的問題
來源: 中國石化聯合會安全生產辦公室 作者: 何繼宏 編輯: 筑安 瀏覽: 3218 發布于2020年11月07日
最近體系實施出現的“兩張皮“的問題受到關注,不久前石化聯合會的專家們熱烈討論了“兩張皮”的問題,并且發表了討論文章,在那篇文章里,專家們以直接參與者的視角探討了這個問題,提出了很多值得進一步思考的觀點。本文將從第三方的視角探討這個問題,力求獨立和客觀地分析”兩張皮“的問題,希望能幫助關心這個問題的同行更全面地認識這個問題,找到合理的解決方案。
實施安全管理體系的時候出現一種現象,一方面,企業花時間和精力制定了各種安全規章制度和體系文件,單從文件上看似乎有一個體系;另一方面,企業在具體實踐時仍然按原有的模式工作,體系文件得不到執行。從而形成了管理體系文件和具體實踐分離的情況,管理體系成了空洞沒有內容的東西,即所謂的“兩張皮”的現象。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投入了人力、物力和財力,然而最終卻成了“走形式”、白白浪費資源,這實在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既然已經決定要建立安全管理體系,那為什么不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做好這項工作,讓投入的資源得到應有的回報,讓企業踏上體系化管理的道路。因此,安全管理體系“兩張皮“的問題值得探討。
體系實施”兩張皮“的問題是多方面原因綜合作用的結果,包括思想觀念的原因、實施策略的原因和管理體系本身的原因,下面就這些原因分別進行探討。
企業錯誤地認為“安全是附加在生產運營之上的東西”,安全的投入都是花費,因此,也無法認識到安全管理體系的重要性,錯誤地認為安全管理體系是可有可無的東西。這些企業之所以表面上在推行體系,但目的完全是為了應付檢查,并非真心要踐行體系化管理,思想認識里是”過去一直都是這么做的,也沒有發生重大事故,為什么要改變呢?“ 。這種錯誤的出發點必然導致“兩張皮“現象,因為本來就是為了搞”形式主義“,這是思想根源上的錯誤認識導致的“兩張皮”現象。
另一種思想觀念問題是,雖然是真心想實施安全管理體系,但在實施安全管理體系的具體實踐中沒有實現從事事都需要領導親自決策向由體系規則和標準指導一線員工工作的思維轉換,沒有真正落實“基于風險的安全管理”理念。這背后的原因是沒有透徹理解實施安全管理體系的實質目的。事實上,實施管理體系的目的是為了更有效地利用企業資源,實現系統、科學、高效的管理。管理體系是企業持續改進的載體,它固化和積累好的實踐,逐步形成企業的“知識大腦”,為企業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正確的做法應當是管理層負責制定和不斷優化管理體系,員工嚴格按照規則行事,在一定的規則和標準的框架下實現“自我管理”,提高工作質量和有效性,這不但有利于安全責任落實到基層,而且會充分發揮企業員工的積極性,不斷建立并加強其主人翁精神。體系實施初期可能會出現團隊不適應、不習慣,甚者工作效率下降的情況, 這時候切忌為了結果仍然按原來非系統的方式做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更多地注重過程而不是僅僅看結果,必須明白轉變工作方式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就如同火箭升空最初的幾秒鐘是非常艱難的,一旦進入軌道,一切將變得很流暢。要清楚系統性地工作方式將會通過持續改進提升工作質量和有效性,降低工作數量,從而提升工作效率,并且形成良性循環。最終的結果是大部分工作都成為計劃性的工作,只有一小部分工作是突發性的。在工作中不斷提升團隊的素質能力,建立企業的知識大腦更重要,這是可持續發展的正確道路。
企業對安全管理體系實施策略重視不足,沒有投入足夠時間和精力仔細制定系統全面的實施策略,只是簡單地認為只要編制了體系文件,企業員工按照體系文件執行就可以了。于是對體系文件進行一番簡單的培訓和宣貫之后就要求員工按照執行,并且開始進行各種審核,這種“速成”策略帶來的結果卻是“事與愿違”,體系文件仍然只是停留在紙面上,實際工作并未得到改觀,即形成“兩張皮”的現象。
企業應當綜合考慮HSE戰略目標、存在的核心問題、團隊素質能力,以結果導向和問題導向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策略,以及正確的路線圖,只有這樣體系實施才能取得成功。
錯誤的責任歸屬是另一個造成“兩張皮” 非常關鍵原因,也是一個比較普遍的原因。很多企業錯誤地認為安全部門應當承擔安全管理體系實施的主體責任,完成大部分體系實施的工作,這是完全錯誤的認識!這背后的原因是企業錯誤地認為安全管理體系是一系列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部門通過加強監督管理制度的執行就能完成體系實施,這是被動的思維方式,與體系化管理的思想相悖。事實上,實施安全管理體系的目的是以科學系統的方法“運行”工廠,是積極主動的思維方式,更多體現的是如何更有效地做工作。安全管理體系是為生產運營服務,生產運營團隊是直接受益者,也是運行體系的主體團隊。因此,安全管理體系實施的主體責任歸屬于“生產運營團隊”,是以生產運營團隊為運行主體,全員參與的系統工程。當然,體系實施的最終責任歸屬于企業的最高領導層,如果這個責任歸屬和責任主體關系搞錯了, 體系實施必然無法取得成功。
計劃要實施的安全管理體系缺乏可操作性也會導致“兩張皮”的問題,體系的可操作性取決于是否能做到責任劃分清晰,體系要素構成是否與企業固有風險相匹配,要素間邏輯關系是否合理, 要素間是否相互支持、協同作用,是否具有完備和可操作的執行程序(方法和工具)等。如果體系文件僅僅是一些”不合邏輯“的要求,沒有具體程序指導運行者如何實現這些要求,運行者就會無所適從、不知所措,體系實施從開始就會出現混亂, 不能更好地解決運行者的問題, 運行者只能按以前的方式做工作,導致體系無法落地,形成“兩張皮”的現象。以《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為例,筆者認為就存在結構設計不合理、要素間邏輯關系不盡合理的情況,這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經指出過,以后可以對此進行專題討論。
安全管理體系實施出現“兩張皮“的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最近開始的“體系融合“的大討論,就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說明大家進一步認識到體系化管理的重要性,同時也意識到現有的各種體系存在可以改進和統一的機會,希望通過體系融合建立一個內容完備、結構合理、操作性強的體系。體系實施出現的”兩張皮“的問題也被擺到桌面上進行積極討論,希望找到切實可行的體系實施方法,有效實施安全管理體系,收獲體系化運行的成果。關于如何有效實施安全管理體系,筆者在以前的文章中進行過專題討論。在此,再次強調體系實施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實施過程中始終把人放在第一位,制定合理的實施策略和清晰的路線圖,不斷提升團隊的素質能力,提升團隊運行體系的能力,提升團隊的工作質量,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從非計劃性工作為主逐步過度到以計劃性工作為主,形成良性循環,持續改進,最終一定會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