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滄州煉化動力車間操作室和裝置區,第一感覺是一切都有規有矩:臺面上水杯放置一條線,安全帽標號放在固定位置,千余個閥門標識牌清晰完好,當了解到該車間盤車線寬窄都有明確規定時,方覺他們第三季度同時獲得企業精細化管理和現場管理紅旗一點都不意外。
今年,滄州煉化提升現場管理標準,將動力車間作為5S管理試點單位。該車間努力將5S管理理念變為職工素養的同時,在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的基礎上增加了“安全”,主動將管理理念提升為6S管理模式,沿著制度——習慣——素養——文化的管理方向努力做好各項管理工作
精細化管理的運作
10月15日下午走進動力車間辦公樓,設備主任楊洪彬正在會議室忙碌,他們要為車間所有座椅噴上編號,便于管理。
這只是他們實現“有規有矩”的6S管理目標其中的一項內容。
動力車間為內外操每樣物品都有固定的放置位置,臺面上整齊劃一的水杯放置有“訣竅”,下面的紅色的圓心標記就是擺放“準心”。每人的安全帽都有標號,并在擺放架上各有固定不變的“桌位”。同樣,各種臺賬、閥門扳手、現場滅火器都有其指定擺放位置。
今年,動力車間出臺內操室、外操室、交接班室、會議室、就餐室、更衣室的“6室”管理標準,小到物品擺放,大到門窗和墻壁、地面是否清潔,一百幾十項檢查細則為各項事物定了規矩、設立了標準。
“我們就是要努力讓所有事情都有規矩、標準化,通過固化良好的習慣來精簡不必要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能。”動力車間黨支部書記吳秀芳說,物品的規矩擺放,讓職工在失去照明的突發狀況下,也能準確無誤地拿到自己的安全帽和工作用品,不會耽誤一點時間。
不一樣的現場管理
翻開動力車間的管理臺賬,一項管理制度引起了人的注意,機泵劃盤車線看似簡單卻細分為六個步驟,尤其是盤車線的寬度,他們根據機泵軸徑做出明確規定,分別以50、80、120毫米為界限,對盤車線寬度做出相應規定。
“這既是一個外表協調美觀的要求,也讓職工養成事事精細的習慣。”設備主任楊洪彬說。
在動力車間,現場任何問題都不可忽略。閥門標牌與閥門連接處易斷,他們就在管理人員中征集方案,確定用不銹鋼鎖扣代替原來的連接鉛絲。
設備名稱如何統一標識,也有實施方案。標識內容、字體、顏色都有詳細規定,字體的高度設置依據設備大小就有五種模式,標識位置依據儲存容器、換熱器、反應容器等外觀形狀不同也有7種方案。
現場標準化作業展示牌是他們正在進行的工作。他們針對機組汽輪機等關鍵操作,在現場設立標準化作業展示牌,上面標明標準作業程序。醒目的字體、標準的程序,使新職工都能一絲不差地進行標準作業,走到現場巡檢人員也能隨時鞏固和溫習操作方法。
走在動力車間裝置區,抬眼看到照明開關和設備開關上醒目的紅色字體提示,也于細微處體會到他們在設備管理上所下的功夫。
潛移默化間的改變
在動力車間辦公樓道穿行,職工格言、6S知識標牌、車間文化等內容抬眼便能在墻上看到。
在強化制度執行的同時,車間注重管理文化的宣貫,除設立“文化墻”外,他們還將“6S”管理文化知識補充為班組安全活動內容,利用交接班時間,以講述和提問相結合的方式對相關內容進行宣貫。他們還將修訂后各項管理制度利用班組安全活動和車間例會時間組織職工學習,使全體職工對制度全面了解。
潛移默化間,職工逐漸將制度變為日常的行為,良好的工作方式也讓車間各項管理工作得到整體提升。
今年以來,動力車間職工多次在巡檢中發現循環水泵梅花墊損壞、循環水泵超溫和鍋爐風機梅花墊損壞等問題,廠級和車間避免事故的獎勵。
嚴格的工作標準也讓職工操作上精益求精,截至9月底,動力車間供電標煤耗累計完成186.59克/千瓦時,提前完成了總部考核的小于340 克/千瓦時的要求。
“通過積極培育車間6S管理文化,實現管理制度到員工素養、到企業效益的轉化,這就是我們的目標。”車間負責人說他們的6S管理文化還在行進路上,今后還會繼續摸索更標準、更有可操作性、更為先進的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