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全生產報訊 日前,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下發《關于開展安全發展示范城市創建工作的指導意見》,確定了北京市朝陽區、順義區,吉林省長春市,黑龍江省大慶市,浙江省杭州市,福建省廈門市、泉州市,山東省東營市,廣東省廣州市、珠海市10個城市(區)為創建全國安全發展示范城市試點單位。
該指導意見確定了奮斗目標:首批安全發展示范城市力爭于2015年底基本形成健全的城市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和制度保障體系,有力的安全生產科技支撐體系,有效的城市安全生產與職業病危害防控體系,完善的城市公共安全基礎防控體系,可靠的城市應急處置與事故救援體系,完善的安全生產與職業衛生監管監察體系,符合安全發展需要的經濟結構和產業布局,以及科學的安全發展城市標準和目標考核體系,率先實現安全生產形勢根本好轉,具備安全保障型社會的雛形。
該指導意見確定了九項重點任務(編輯注:相關內容見下表,刊登時有刪節),要求各地成立領導機構,及時研究解決創建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將安全發展示范城市創建工作納入相關部門和所屬縣(市、區)年度工作目標考核體系。(本報記者)
九項重點任務
調整經濟結構
○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合理調整、優化產業布局,加強城市地下空間和管線安全建設,不斷提升城市運行的安全水平。
○強化源頭控制,把是否具備安全條件作為項目審批的前置條件。
○統籌城市安全發展與農村安全發展,建立完善城鄉一體、相互促進的安全生產工作體系,著力實現安全生產公共服務均等化。
著力發展本質安全型企業
○加強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努力實現安全達標與安全發展的有機統一。
○把安全生產工作納入社會誠信體系建設,與企業貸款、融資、用電、用地、招投標、技改補助、年檢和評先評優等有機結合。
○加強小微企業安全生產規范化建設。
○嚴格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和職業衛生許可制度。
深入打造安全發展型行業
○著力把高危行業領域打造成安全發展型行業領域。
其中,煤礦要突出抓好兼并重組、小煤礦整頓關閉、瓦斯等各種災害綜合防治;非煤礦山要繼續深化尾礦庫治理,堅決淘汰關閉小微礦山;危化品要切實加強園區建設,著力實現布局園區化、設計規范化、防控科技化、安全標準化、應急一體化;煙花爆竹要突出抓好經營和燃放環節安全監管。
全面提升安全生產科技支撐水平
○徹底淘汰不符合安全標準、職業病危害嚴重、危及安全生產的落后技術、工藝和裝備,推廣應用安全可靠、先進適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
○充分利用科技資源,深化產學研結合,建立技術研發支撐體系,針對重點行業領域亟待解決的共性、關鍵性技術難題,加強安全科技研發,力爭早出成果、多出成果。
著力提高事故救援和應急處置能力
○推進基層和重點企業應急管理機構建設,建立重大危險源監控體系,建立完善安全生產動態監控及預警預報體系。
○建立覆蓋所有行業領域和全部生產經營單位的應急預案體系,建立健全政府、企業和救援隊伍之間安全生產應急響應和協調聯動機制;建立完善自然災害預報預警預防聯合處置機制,嚴防自然災害引發事故。
健全安全監管監察體系
○把安全生產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考評體系,納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黨風廉政建設、社會管理綜合治理體系。
○加強基層安全監管監察機構和隊伍建設。
○廣泛應用云計算、物聯網、視頻監控、衛星導航定位等信息化技術,切實加強對重點企業、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重大風險源的全過程、全方位適時監控。
創新安全監管監察法制體制機制
○充分發揮一線員工和班組的作用,建立健全隱患群防群治和隱患發現機制,實現政府監管同企業隱患自查自報系統的有機對接。
○健全預警預防機制,探索建立區域和企業安全生產預警預報體系,形成預警預報數學模型,依據各種隱患變化情況,及時對區域和企業安全生產可能出現的問題作出預警預報,及時消除隱患。
形成安全生產公共投入長效機制
○把安全生產投入納入公共安全投入預算。研究制定安全生產公共設施建設規劃,每年解決若干制約區域安全發展水平的突出問題。
○加大對城市運營和建設的安全投入,特別是高層建筑、高架環路、橋梁的安全投入,配備必要的安全設施。
○形成對企業投入的以獎代補機制,鼓勵支持企業足額提取使用安全生產費用。
推動安全文化發展繁榮
○將安全知識普及教育納入中小學教學內容,將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納入全民普法教育計劃,推動安全教育基地建設。
○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和市場機制,培育發展安全文化產業,促進安全文化市場繁榮。加強安全公益宣傳,建設安全文化主題公園、主題街道和安全社區,創建安全文化示范企業和安全發展示范縣(市、區)、鄉鎮(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