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凌晨,消防人員利用多輛消防車,撲救高橋石化焦碳塔上的熊熊大火。
近兩年高橋石化事故
●火災:2010年5月9日,高橋石化分公司煉油事業部一座輕質油罐突然起火,燃燒3小時。
●爆燃:2010年10月21日,上海捷派克工程公司在高橋石化煉油三部施工中發生爆燃,灼傷7人。
●火災:2011年9月23日,高橋石化分公司煉油三部2號延遲焦化裝置焦碳塔(南塔)起火,24日凌晨1時28分明火被撲滅。
●泄漏:高橋石化附近的部分市民曾反映,聞到空氣中有刺激性氣味和臭雞蛋味,感到頭暈、惡心。
早報記者 沈靚 吳潔瑾
實習生 江易易
前晚10時25分,上海高橋石化分公司一套生產設施起火,到昨日凌晨1時28分撲滅明火,暫無人員傷亡。
經市環保部門現場監測,周邊空氣質量未受明顯影響。
目前,由市安監局、市消防局、市質監局、市監察局、市總工會等組成的調查組,已經對這起事故展開調查。
頂蓋機非正常起火
據高橋石化工作人員介紹,起火的是煉油三部2號延遲焦化裝置焦碳塔(南塔),主要用來生產石油焦,“它是一個塔,焦炭在里面有一個結焦的過程,頂蓋機的蓋子由于生產中的一個非正常狀態,引起塔里起火。”
由于延遲焦化屬于整個生產流程的后續流程,所以高橋石化的整體煉油生產沒有受到很大影響。
這次大火發生后,市環保局接報后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機制,由局長張全部署,總工程師蘇國棟帶領市、區兩級應急監察、監測人員趕赴現場,開展現場調查和應急監測工作。
自昨日凌晨0時30分起,環保人員在起火點下風向150米、1000米處檢測出烷烴類和醛類有機物, 2000米處(浦東江邊)未檢測出烷烴類等特征污染物;至凌晨3時,下風向150米、1000 米烷烴類和醛類有機物濃度已趨于正常, 2000米處未檢測出烷烴類等特征污染物。
市環保部門表示,這顯示,此次火災對下風向的大氣環境未造成明顯影響。環保人員將繼續對周邊環境影響進行檢查。
連發事故有多重原因
這已不是高橋石化第一次突發火情了。2010年5月9日、2010年10月21日,高橋石化廠區相繼發生起火、爆燃事故。
資料顯示,高橋石化成立于1981年11月,占地面積4.2平方公里,共有75套生產裝置,主要產品有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
有危化專家分析說,連續出事故,一方面由于高橋石化的建成時間比較長,可能有管理上的問題,也有裝備出現了老化;另一方面,也與目前整個化工原料比較復雜有關。
◎ 布局調整
上海要解決“化學炸彈”
統計顯示,目前,全市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超過11000家。其中,生產企業593家,經營單位6457家,使用單位4434家,儲存單位128家,運輸企業280余家,廢棄危險化學品處置單位4家。
數據顯示,上海尚有300余家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不在工業園區;現有經營單位6400多家,占所有危化品從業單位一半以上。除加油(氣)站外,目前進入集中交易市場的約1500家,尚有4000余家分布在各區縣,集中交易程度不夠高。
為解決這些“不定時炸彈”,市安監局曾表示,將加快非工業園區企業布局調整,今年內完成76家企業搬遷調整,明年底前完成非工業園區內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的布局調整。
事實上,相關部門就對非工業園區內的67家危險化學品企業實施了停產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