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李克強總理簽批,1月5日,國務院發布通知,印發《“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方案中強調嚴禁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核準或備案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的增加產能項目,這份文件對化工行業未來發展影響巨大,未來5年行業是否會洗牌?
《方案》設定的主要目標是,到2020年,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5%,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以內。全國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控制在2001萬噸、207萬噸、1580萬噸、1574萬噸以內,比2015年分別下降10%、10%、15%和15%。全國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比2015年下降10%以上。
實施石化、化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等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工程,到2020年石化企業基本完成揮發性有機物治理。
解讀:可以說,在全國揮發性有機物排放上,化工行業成為重點關照對象,各廠不得不改進生產工藝。一些資金實力雄厚的大企業,或許能越戰越勇,而一些中小型企業,面對各種壓力,改進工藝也就沒那么一步到位了。5年的時間,足以讓差距越來越大,也許未來行業內最殘酷的現象就是適者生存了!
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促進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構建綠色制造體系,推進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不斷優化工業產品結構。《方案》強調,嚴禁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核準或備案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的增加產能項目。
解讀:現在行業內很多化工廠使用的設備都不能達到最先進水平,要更換這些設備,需要數量龐大的資金。而此次增加產能項目又被限制,以后想要擴大產能只會比現在更加困難,因此難以兼顧主業經營和環保要求的化工廠很有可能會在這一波洗牌中倒下。
《方案》要求健全節能環保法律法規標準。加快修訂完善節能環保方面的法律制度,推動制修訂環境保護稅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能源法、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制修訂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環境監測管理條例、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辦法、鍋爐節能環保監督管理辦法、節能服務機構管理暫行辦法、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暫行辦法、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管理辦法等。
解讀:今年的環保力度空前巨大,“環保督查”旋風的來襲也讓大家看到了環保部的厲害,甚至于行業內人心惶惶,很多工廠需要停工停產,甚至在元旦的時候就開始放假了。現在各項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標準日益完善,而此次鼓勵地方制定更嚴格標準,化工行業人士所需面對的壓力不會比現在小!
《方案》提出,嚴格節能減排監督檢查。組織開展節能減排專項檢查,督促各項措施落實。強化節能環保執法監察,加強節能審查,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加大對重點用能單位和重點污染源的執法檢查力度,嚴厲查處各類違法違規用能和環境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公布違法單位名單,發布重點企業污染物排放信息,對嚴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公開通報或掛牌督辦,確保節能環保法律、法規、規章和強制性標準有效落實。強化執法問責,對行政不作為、執法不嚴等行為,嚴肅追究有關主管部門和執法機構負責人的責任。
解讀:截至去年底,2016年7個環保督察組共計受理舉報26330件。其中責令整改10512家,立案處罰5779家,罰款24303.2萬元;立案偵查595件,拘留(含行政和刑事)287人;約談4066人,問責2682人。在環保問題上,已經不在停留于口頭批評而是上升為行政事件,不斷的停、限產都在逼迫各大企業進行環保整改,想賺錢,環保成企業硬指標!
《方案》還要求建立健全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和污染源自動在線監測系統,對重點用能單位能源消耗實現實時監測,強化企業污染物排放自行監測和環境信息公開,2020年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有效傳輸率、企業自行監測結果公布率保持在90%以上,污染源監督性監測結果公布率保持在95%以上。
解讀:當數據透明化,通過企業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在線監測實時數據匯總和企業填報的產品產值信息數據,可以核算出企業產品真實的節能減排指標完成情況,各大化工廠被迫將整改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