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行業整合入化工園區
十二五期間,北京將實行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進入化工園區制度,推進化工園區或化工集中區建設,凡不滿足城市規劃要求的企業要限期搬遷或者關閉。
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需逐漸完成危險化工工藝生產裝置自動化控制改造,所有化學品危險性必須進行登記,劇毒化學品嚴格管控。大量使用危險化學品以及易燃易爆物品特別是使用液氨、液氯企業將被嚴格監控。
企業貸款與事故掛鉤
危險化學品的生產經營單位將借助物聯網技術實現對重要場所、重點部位、關鍵設備設施的動態管理,全面提升安全生產監控、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2013年底前,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冶金等行業(領域)企業,完成對重點設備設施、重點工藝環節、危險區域、重要崗位以及影響生產作業安全的環境狀態的監控和預警處置。
市政公用、人防工程使用、軌道交通建設及運營等企業,要利用信息化和物聯網技術,建設并完善視頻監控、遠程監測、自動報警、智能識別等安全防護系統。
此外,本市安全生產誠信企業分級標準正在制定中,安監局將定期對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進行分級考核評價,作為企業信用評級的重要參考,并建立與企業貸款、融資、保險等掛鉤制度。完善安全生產違法企業“黑名單”制度,定期向社會公告發生較大以上安全生產事故、造成惡劣影響的安全生產事故以及存在重大隱患整改不力的企業名單,在項目核準、用地審批、證券融資、銀行貸款等方面予以必要限制。
建立職業危害基礎數據庫
市安監局正在建立重點行業(領域)職業危害基礎數據庫,加強化工、汽車、醫藥、建材、電子、家具等重點行業(領域)職業危害監管,實施重點行業(領域)塵毒危害防治示范工程。
存在職業危害因素的企業應依法進行申報,鼓勵有條件的科研院所、大專院校、企業集團等社會力量參與職業衛生技術服務工作。企業需健全職業衛生管理機構和管理制度。加強職業危害因素定期檢測和日常監測,完善職業危害防護設施,確保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的強度和濃度符合國家標準。
做好接觸職業危害從業人員的職業健康監護工作,到2015年,接觸職業危害作業人員職業健康體檢率達到70%以上。存在職業危害因素的企業全部配備職業健康管理員。緊密圍繞產業結構調整,督促企業優先采用防治職業危害的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改善作業場所的環境和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