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隱患(漏點)公示欄,讓裝置隱患曝光在“陽光”下,這樣一來,我們職工既能在第一時間清楚隱患,又能時刻跟蹤隱患處理過程,使隱患及時、高效的解除。”延安石油化工廠職工馮雪在制定隱患(漏點)公示欄時肯定的說。
自建廠以來,延安石油化工廠始終視裝置長周期運行為“重頭戲”,常抓不懈裝置隱患排查工作。該廠根據裝置的生產運行實際共制定了9塊隱患漏點公示欄,分布在全廠裝置各個區域,由各車間領導、技術、設備、安全員、班組員形成隱患漏點排查小組,以此來作為安全生產的“紅線意識”,亮出各裝置的“紅色底牌”。
同時,嚴格執行工藝、設備雙值班制度,按照班員點檢、班長4小時檢、技術員跟班巡檢、領導隨機檢查等方式,全方位、立體式的開展裝置隱患(漏點)排查活動,使隱患排查工作實現“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面覆蓋”。
據了解,裝置隱患漏點公示欄內容主要有工藝、設備、安全等方面的隱患。為了讓安全生產的“紅線意識”在職工手中無限傳遞,使大家把安全意識自覺轉換到生產工作實踐當中,切實做到“零隱患”,確保裝置“零事故”,該廠將隱患漏點公示欄延伸形成電子安全臺帳,包括了隱患(漏點)部位、負責人、發生時間、措施等四要素,作為隱患(漏點)記錄在案、落實整改、跟蹤治理的安全管理機制。在裝置現場的重點部位設立監護臺帳,以備在巡檢過程中及時記錄重點部位的運行情況。
同時,將隱患(漏點)處理后情況作為學習案例在交接班前安全會、每周例會及新工培訓中集中進行學習,以提高職工隱患排查與處理能力。為了增強職工隱患排查意識,該廠將隱患(漏點)情況實施個人考核獎懲,對于一般及重大隱患的發現并處理給予相應獎勵,但發現隱患未及時處理則給予嚴厲的處罰,極大的調動了職工隱患排查的積極性。
(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