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中國石化石油工程機械公司四機廠西廠區總裝試驗場上,滿眼都是繁忙的景象,大型鉆機、修井機林立,各種固井壓裂設備依次擺列,運輸車輛來往穿梭,汽車滿載著散貨、集裝箱駛離工廠。
在連續油管作業設備試驗現場,43名膚色各異的外國學員興沖沖地走下汽車,用好奇和欽佩的目光打量這個石油鉆采設備制造工廠。
這批來四機廠進行學習培訓的“洋學生”,是來自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PDVS)的員工,他們將深入四機廠生產現場進行為期20多天的連續油管、不壓井修井機等石油鉆采設備操作和維護保養系統培訓。
“四機造”向世界敞開大門
“洋學生已經成為四機廠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據該廠負責人介紹,四機廠經過70多年發展建設,已成為我國產品門類最全、綜合實力最強的專業石油鉆采裝備研發制造企業。形成了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固壓設備、鉆機、修井機、海洋石油設備和高壓管匯5大類16個系列200多個規格的產品群,并在快移快裝鉆機、低溫石油裝備、自動混漿水泥車、大功率壓裂機組、連續油管、不壓井修井機等研制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擁有專利總數在國內同行中位居首位。產品先后出口美國、加拿大、委內瑞拉、烏克蘭以及中亞、東南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向國外油田提供各類設備1萬多臺(套)。
該廠將委內瑞拉等南美國家作為重要目標市場,先后向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提供了22套鉆采設備以及6套自主研發的不壓井修井機和連續管作業成套設備。技術先進、質量過硬、服務周到“石油四機”產品已逐漸成為委內瑞拉等國外油田用戶最愛使用的設備。近年來,先后有俄羅斯、印尼、委內瑞拉等10多個國家派遣100多名員工到四機廠學習“四機造”的新技術。
要把最先進的“四機造”技術帶回國
班長馬努爾(Manuel)是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馬杜林油區的一名機械工程師,他說,在委內瑞拉油區作業時,當地員工十分喜歡使用中國的鉆采設備,尤其是四機廠專門針對委內瑞拉油氣田設計的連續油管作業設備,操作起來方便快捷、安全高效。但是委內瑞拉沒有這種專門的鉆采設備技術培訓班,他只能通過設備附帶的操作手冊資料學習連續油管設備的相關技術知識。此次隨隊來中國,馬努爾最大的心愿就是到四機廠設備生產基地深入學習連續油管、不壓井修井機等鉆采設備的先進技術。
在培訓期間,四機廠專門為這些遠道而來的洋學生安排了連續油管、不壓井修井機等鉆采設備操作和維修保養課程以及現場作業指導等課程。馬努爾學習非常自覺和刻苦,每天上完課以后,他都會和同學留下來總結交流學習心得,反復琢磨。
有一天,在連續油管作業設備實習現場,馬努爾在操作絞車滾筒時,連續操作好幾遍都不能使滾筒達到指定位置,急得他滿頭大汗,他拉著實習老師和現場的操作員工反復詢問,最后終于找到解決辦法,獲得成功之后的馬努爾興奮不已,抱著實習老師轉了好幾圈。私下里,他和四機廠的培訓老師和員工已經成為了很好的朋友。
馬努爾說,他2個星期就記錄了367條連續油管作業設備的故障與診斷方法,這些理論數據和現場實踐經驗對他的啟發非常大。筆記本上工整地記滿了各種操作方法和設備故障排除方法。“我要把這些先進的技術帶回國,它會讓我們的工作更加科學、高效和安全”。
洋學生異國“品”中秋
“祝大家中秋快樂!happy!”9月17日晚,四機廠的領導、老師和40多名委內瑞拉學生,一起舉行中秋晚宴,大家歡聚一堂,唱歌跳舞,品嘗美食。許多委內瑞拉學員第一次品嘗到月餅,真正在中秋節這個特殊日子里感受了中國文化。“中國的月餅樣式比較多,味道也很好,我特別喜歡吃甜的月餅。”學員瑞查(Richard)笑著說,他們除了感覺飯菜太辣外,對中國白酒的印象最深刻。“白酒太厲害了,你們這里的家人和朋友敬酒更厲害,不喝不行,聽說是你們的傳統,宴會那天我喝了半瓶多白酒,當時就暈得站不住了。”
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學習,對瑞查(Richard)等委內瑞拉學員來說,需要面對很大的生活壓力。針對南美人的飲食生活習慣,四機廠專門為學員們準備了面包、牛奶、咖啡、烤肉、炸薯條等美食,讓員工在異國他鄉品嘗到家鄉的風味,吃得開心舒心。并配備了醫務人員和應急藥箱,確保委內瑞拉員工的健康安全。為了豐富委內瑞拉學員們的業余文化生活,該廠還專門組織開展了文藝晚會、足球賽、籃球賽等系列文化交流活動,加深了與委內瑞拉員工在石油鉆采領域的了解和交流,鞏固和增進了彼此間信任和友誼。“我在這里很開心。這里的人們都很熱情,我喜歡這個地方,我希望能永遠留在這里”即將回國的委內瑞拉學員斯蒂文遜(Estivenson)依依不舍地說。
(馬玲 陳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