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家石化企業,我們深知安全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命脈。”日前,全國人大代表,金陵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張春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只有加強化工過程全要素安全管理,才能化“危”為安,確保安全生產,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更大貢獻。
去年全國兩會上,張春生提出了關于建立信息共享平臺監控危化品運輸的相關建議。建議提出后,受到相關部門、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建議得到有效辦理,使張春生進一步關注危化品安全。今年全國兩會,張春生結合自身工作經歷和調研成果,帶來了關于危化品安全管理方面的建議。
規范承包商準入、培訓與考核
張春生認為,抓風險防范必須真刀真槍查隱患,對承包商的嚴抓嚴管尤為重要。為此,金陵石化堅持公司領導掛牌整治承包商重大風險隱患制度,指導承包商推進安全風險管控和降級措施執行,確保風險可控受控、降級降值。
“我們還推動安全管理部門、業務主管部門、項目所屬單位多方聯動,加強對承包商和直接作業環節的監管。”張春生說,金陵石化制定了《承包商安全監督管理考核實施細則》,梳理細化對承包商違章行為的考核條款,建立完善承包商管理系統,進一步規范承包商準入、培訓與考核。
“一罰、二停、三清退。”張春生表示,對違章行為,金陵石化堅持嚴肅處理,實行全員安全記分制度,嚴格執行承包商停業整頓、主要負責人約談和黑名單制度,每周通報違章問題和典型案例,全力推動承包商安全管理能力提升。
“安全生產,沒有誰能置身事外。”張春生介紹,為了讓全員安全理念入腦入心,金陵石化連續26年開展全員“匯智”大討論,使全體員工從思想上主動增強安全生產意識,并將其轉化為自覺行動。金陵石化還建立并運行HSSE管理體系,完善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
“隱患治理必須投入真金白銀。”張春生表示,“十三五”以來,金陵石化實施安全改造項目178項,投入專項整治資金48834萬元。“我們緊跟新形勢、新要求,充分運用信息化等技術手段,推動安全管理升級。雖然投入很大,但在安全生產方面,國企尤其要作表率。”他說。
確保“小灶”“大灶”有效銜接
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國務院部署安排,國務院督導組2019年11月進駐江蘇,指導幫助江蘇集中開展了為期一年的安全生產專項整治。
“我們從中受益匪淺。”張春生介紹,國務院督導組、應急管理部派出的專家多次到金陵石化調研,介紹先進經驗做法,開展專題講座,指導幫助企業提升安全生產管理水平,讓企業轉變思想、提高認識,持續強化化工過程安全管理。
針對金陵石化存在的重大風險隱患,國務院督導組多次協調屬地政府及相關部門,研究討論治理方案,推動夾皮溝、港池區域房屋拆除及場地平整工作順利進行。
“目前,我們正在融合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企業創建與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力爭今年通過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企業驗收,確保一年‘小灶’與三年‘大灶’相關工作有效銜接。”張春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