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上午,我國LNG(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向第三方公平開放的一條“破冰之船”——滿載6.15萬噸LNG的“Gaslog Singapore”號LNG船順利抵達中國海油粵東LNG接收站。這意味著我國進口LNG窗口一站通首期試點產品進入了船貨交割階段,標志著我國LNG接收站向第三方公平開放的首次實現。
進口LNG窗口一站通產品是中國海油氣電集團(以下簡稱“氣電集團”)與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以下簡稱“交易中心”)共同推出的國內首個對外開放的窗口期產品。該產品的首期試點于9月20日在交易中心平臺完成線上交易,由振華石油和勝通能源組成的聯合體通過公開競價購得。
粵東LNG接收站項目位于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一期設計規模200萬噸/年,于2017年5月正式投產,是中國海油在廣東省繼深圳大鵬、珠海金灣之后投產的第三座LNG接收站。此次到港的LNG船貨來自澳大利亞,是振華石油和勝通能源在國際LNG市場中對國際賣家經多方比較、多輪談判購得。
來自國家能源局、氣電集團、上海石油交易中心、中國石油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在現場共同見證了該船的到港接卸。中國石油大學教授、天然氣專家劉毅軍對記者表示,這是我國進口LNG市場改革創新之路上的破冰之船,為國內基礎設施有序開放提供了試點經驗。進口LNG窗口一站通產品具有系統性、整體性,是我國天然氣市場化改革具體路徑的有益探索。
振華石油總經理王粵濤表示,在此次的氣源采購談判中,國際供應商第一次真正了解了國內LNG槽車分銷市場,并根據國內的實際情況對采購價格進行了優惠。進口LNG窗口一站通產品的推出,使得LNG 國內外聯動的現貨貿易成為可能,由此帶來的價格發現作用將使國際供應商更理性的制定價格策略,實現供需雙方互利共贏。中國海油一站通產品的兩次競拍成功,對拉低LNG進口到岸價起到了顯著效果,開始為東北亞LNG市場的價格發現發揮積極作用。
勝通能源董事長張偉表示,中國海油LNG接收站持續向第三方公平開放,不僅有利于盤活接收站資產、提升使用效率,同時也能促進市場交易主體多元化發展,使下游客戶切實享受到窗口期開放帶來的收益,更好地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上海石油交易中心董事長兼總經理葉國標表示,進口LNG窗口一站通產品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既有利于提升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又有利于提升我國在國際天然氣市場上的議價能力,是我國天然氣市場化改革邁出的一大步。
氣電集團副總經理金淑萍表示,氣電集團將在總結本次試點經驗的基礎上,繼續探索創新,后期產品將實現“多點卸貨、多點提氣”、延長提氣周期等改進,更好地回應客戶關切和滿足客戶要求,促使更多的市場化主體參與到天然氣產業中來。
據了解,進口LNG窗口一站通第二期試點已經完成線上交易環節,第三期試點也正在緊密籌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