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估報告弄虛作假
“據企業稱符合規定”頻現
“企業現場除塵系統為正壓吹送模式,評估報告表述為‘負壓吹送’;砂光機未安裝火花探測及熄滅裝置,評估報告表述為‘根據企業方描述其控爆措施規范’……”暗訪組在對陜西寶萊家人造板有限公司進行現場檢查時發現,該公司《人造板加工項目粉塵爆炸風險專項評估報告》內容與企業現場實際情況嚴重不符。此外,報告中關于企業實際情況多描述為“據企業稱符合規定”,并據此得出“該項目不存在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的結論,報告結論定性嚴重偏離客觀實際。
該情況同樣發生在陜西滿意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在北京安信興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為該公司編制的《粉塵爆炸風險專項評估報告》中,關于企業實際情況也多描述為“據企業稱符合規定”,并據此得出“該項目不存在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的結論,難以判斷評估人員是否到現場對粉塵涉爆重大隱患進行了核實。
督導檢查組在對位于廣東省梅州市的玉水硫銅礦檢查時,發現一家安全評價機構出具的報告嚴重不負責任。玉水硫銅礦部分采礦工藝與相關規定嚴重不符,而梅州市梅正礦山技術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出具的安全現狀評價報告結論卻為符合。
在湖南常德,督導檢查組發現三家石膏礦山的現狀與設計嚴重不符,但相關安全評價機構出具了總體結論為合格的驗收報告,其中一家評價機構在出具安全檢測報告時甚至將天美石膏礦的采礦方式寫錯。
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總工程師、教授級高工程長進:
責任人職責不清
脫崗離崗現象突出
黨委書記的安全職責沒有體現“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要求;總經理作為安全生產主要負責人,安全職責中缺少建立健全并落實本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內容,不符合安全生產法要求;董事長安全職責未能覆蓋安全生產法規定的主要負責人七項職責……暗訪組在重慶對?;菲髽I檢查后發現,不少企業存在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不到位、不夠徹底的現象。
在重慶博杰能源有限公司,督導核查組發現該公司董事長(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和總經理安全職責部分重疊,企業董事長、法定代表人黃某兼任集團公司總經理職務,日常辦公地點位于墊江縣城,長期不在企業。從企業提供的2021年安全會議簽到表看,黃某僅5月參加了一次安全例會。安全生產責任制是安全管理的重點,領導安全職責不清,安全管理規范化有待加強。
暗訪組在廣西廣明碼頭倉儲有限公司檢查時發現,該公司安全管理部辦公室內僅有一名員工在崗。在查閱該公司帶班值班情況后,暗訪組發現,當晚帶班的副總經理、值班的生產部經理助理均未在帶班值班表上簽字。4月11日部門領導每日班前會僅有參會人員簽字,而詳細會議內容則是一片空白。暗訪組詢問當晚有多少人在崗,生產安全部門人員都表示不清楚。
暗訪組檢查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公格營子煤礦時,發現該礦調度指揮中心無調度員值守。半小時后,當班調度員才滿頭大汗趕回,自稱是“臨時外出”。暗訪組在查閱調度臺賬時發現,該礦調度員脫崗現象普遍,多日未按規定進行交接班簽字確認。面對詢問,當班調度員表示“疏忽了,疏忽了”。
福建六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打新材料、合成纖維制造的企業,大門處右側專門設置消防控制室。然而,暗訪組走近一看發現,消防控制室空無一人。暗訪組的突然到來,讓該企業有些措手不及,負責人頗為尷尬回應,值班人員暫時不在,馬上回來。過了一會兒,值班人員才匆匆趕來,且該人員并無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員資格證書。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院長張興凱:
自查流于形式
整改落實抓不緊
“從該企業安全隱患整改臺賬中可以看出,企業內部的安全隱患排查存在‘燈下黑’的情況。一家企業的安全隱患自查,怎么可能長達半年沒有發現問題?”督導核查組“突襲”正處于停產整改中的河南省安陽市湯陰永新化學有限公司,現場檢查后發現,該企業此前的自查流于形式——很多安全隱患經多次檢查仍未被查出。
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湖南局一五四處重大危險源管理情況匯報會上,面對督導核查組的問詢,企業負責人對企業剛剛結束的重大危險源安全風險隱患自查情況一無所知,又轉頭詢問其他工作人員,其他人也無人知曉。
督導核查組再三詢問,依然沒人能及時拿出自查資料。負責人解釋,自己剛出差回來,不清楚情況。
而據負責人介紹,在本次督導核查前,他們已經自查過一次,并邀請了第三方進行核查。但在當天的督導核查現場,專家組依然發現18條事故隱患,其中2條為重大隱患,企業動火作業風險辨識和管理不到位,存在一級動火作業時間超過規定的8小時的情況。
“今天解剖了麻雀,就能反映出你們這3年在做什么事情?!卑翟L組對廣西柳州山語城小區物業辦公室里一條被占壓的燃氣管道“問診”,發現該小區燃氣管道占壓整改進度緩慢,機制不明確。
柳州中燃公司稱,最早排查出這個隱患是在3年前,但當初安裝時,架空層沒有用玻璃圍起,當時的設計和施工符合相關規范要求,“這(辦公場所)是他們物業后面起的”。管道被占壓后,燃氣公司就向物業公司下發了整改通知書,要求整改。
“這是上一家物業公司建的?!鄙秸Z城泓福物業公司的工作人員解釋,他們在2017年進駐山語城小區時,密閉的辦公場所已經建好。
整改進度緩慢,整改效果不佳,這個問題在不同行業都較為普遍。
“花那么大精力,整改完仍不合規。”督導檢查組在江西省九江和新余兩市對幾家鋼鐵企業進行檢查時,發現部分重大隱患是企業在自查自改以后依然存在的。從各類檢查組的檢查情況來看,企業自查自糾的匯報情況中基本都不涉及“重大隱患”問題,但專家組抽查時,卻發現了不少典型問題。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院長張興凱:
以采代建急牟利
采掘失調風險高
“你們采沒采礦?”“到底采沒采礦?”在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雁洋礦業有限公司對坑石灰巖礦,督導檢查組在該礦井下發現多處開采痕跡。
鐵證如山,該礦礦長沉默許久后,最終承認企業“以采代建”的事實。
督導檢查組專家表示,完成基建工程是一家礦企投入生產的必要前提,該礦“以采代建”是為節省安全投入、盲目追求短期利益的嚴重違規違法建設、超量儲存行為,屬重大隱患。
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公格營子煤礦,暗訪組發現該煤礦存在“三量”不足重大隱患。
暗訪組人員解釋,煤礦的正常生產應該保證開拓煤量、準備煤量和回采煤量均衡,一旦出現“三量”不足,就會造成采掘接續失調,容易引發安全生產事故。
公格營子煤礦回采煤量13620噸,可采期僅為1.5個月,未采取限產停產措施,屬“三量”不足重大事故隱患。
暗訪組突擊檢查山西華陽集團新能股份有限公司二礦時,也發現了超能力組織生產問題。
該礦核定生產能力是每年810萬噸,但2020年原煤產量是860萬噸,超出核定生產能力50萬噸。對這種超能力生產隱患,礦方竟然認為沒超過10%,不是重大隱患。
暗訪組在反饋意見時指出,企業整體安全風險較高,領導班子思想認識不到位,沒有正確處理發展和安全的關系,重生產、輕安全,沒有深刻認識到超過核定生產能力組織生產給礦井安全帶來的巨大風險。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副校長王家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