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切實加強思想引導,牢固樹立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理念。廣泛宣傳貫徹國發40號文件精神,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和“安全生產月”活動,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和培訓大行動。
二要嚴厲打非治違和全面排查治隱患,切實強化監管執法。結合全省作風建設主題月活動,組織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隱患”集中行動,省直部門要派出30個工作組駐點督導30個重點縣市區,下決心切實解決好這些地區和重點行業領域非法違法現象嚴重、安全隱患突出的問題。安監部門要大力加強對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以及冶金等8行業領域“有計劃、全覆蓋、規范化”執法檢查,執法檢查的企業數量在上年基礎上只增不減,連續抓5年。公安、國土、建設、交通、煤炭、煤監、質監等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要按照“有計劃、全覆蓋、規范化”的要求,切實抓好本行業領域的日常執法、重點執法和跟蹤執法。要健全完善聯合執法機制,形成執法合力,始終保持打非治違的高壓態勢。
三要扎實推進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有效預防遏制重特大事故。把煤礦安全始終擺在重中之重,嚴格執行瓦斯防治“十條禁令”和煤礦安全監管監察“十項要求”,開展煤礦瓦斯防治能力評估,重點執法檢查“超能力、超強度、超定員”的“三超”行為。鞏固深化非煤礦山、道路交通、水上安全綜合整治專項整治成果,并來一次全面的回頭看。全面推進城市工業災害防治,二季度組織全省性督查,推動防治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啟動重點行業領域職業危害防治工作,從今年7月份起,用半年時間,在煤炭、有色、建材、冶金、化工、機械和木質家具制造、石英砂開采、金礦開采等重點行業領域集中開展職業病危害防治工作。
四要大力夯實安全基層基礎工作,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全面推進安全標準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在工礦商貿和交通運輸等行業領域全面開展崗位達標、專業達標和企業達標工作,確保三年重點達標、五年全面達標。深化安全生產示范創建,全年新增驗收省級安全生產示范鄉鎮100個左右,并啟動安全生產示范縣的驗收工作。大力推進科技興安,繼續認真抓好井下安全避險、煤礦瓦斯高效抽采利用、尾礦庫在線監測監控、道路交通動態監管等安全技術示范工程,大力推行煙花爆竹機械化生產和危險崗位視頻監控,積極推動煙花爆竹機械的研發和藥物性能的改良。
五要加強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提高應急管理水平。啟動實施“十二五”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建設規劃,切實加強應急預案管理,重點抓好邵陽、婁底、湘煤(白沙、資興、煤炭壩)、煤田地質和有色與黃金等5個省級礦山救援基地建設,指導和支持加強湘西花垣、長沙瀏陽、株洲攸縣、岳陽平江、益陽安化、常德臨澧、衡陽常寧、郴州宜章、永州祁陽和湘潭、懷化、張家界等12個區域性礦山救援隊伍建設,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省級救援隊伍達到國家二級及以上資質標準,市級區域骨干救援隊伍達到國家三級資質標準,一批基層企事業單位救援隊伍達到國家三級或四級資質標準。
六要嚴格考核問責和事故調查處理,促進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嚴格年度考核和行政問責,堅持完善安全生產獎勵以及“黃牌警告”、“一票否決”制度。嚴格按照“科學嚴謹、實事求是、依法依規、注重實效”和“四不放過”原則,依法組織事故調查。
七要切實加強安全監管能力建設,著力推進安全監管工作創新。充分發揮安委會平臺作用,完善理順安全監管職能職責,著力推進安全監管工作創新,切實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加強思想作風和業務能力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