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劉良一9日回應“奪命快遞”事件稱,對于快遞安全問題,發展是硬道理,安全發展更是硬責任。去年快遞業發生了“奪命快遞”事件,對行業敲響了警鐘。今年,國家郵政局將建立三道安全監管“閘門”。
3月9日19時,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邀請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副司長張佩東、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劉良一與網民進行在線交流。
劉良一指出,對于快遞安全問題,發展是硬道理,安全發展更是硬責任。去年,快遞業發生了“奪命快遞”事件,對行業敲響了警鐘。在事件處理過程中,我們發現快遞企業沒有按照《郵政法》、《郵政行業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的規定執行,收寄快件不驗視,造成有毒化學品泄露,污染快件,發生了人員傷亡事件。
劉良一指出,今年,國家郵政局提出了“安全為基、發展為要、服務為上”的工作思路,著力健全完善安全監管體制機制,進一步落實安全監管制度,更好地履行安全監管職責。主要是建立三道安全監管“閘門”,一是明確寄件人寄遞行為法律責任,寄件人明知是有毒化學品,不做說明,隱瞞交寄,要承擔法律責任。二是落實快遞企業安全管理主體責任,企業必須要履行收寄驗視的法律義務,承擔安全主體責任。三是強化郵政管理部門安全監管責任,實行誰檢查,誰簽字,誰負責,把安全監管責任落到實處。同時,加強與有關部門、地方政府的溝通聯系,協調配合,健全完善寄遞渠道安全保障工作聯動機制。創新管理手段,加強能力建設,將人防、技防和流程管理相結合,全面保障寄遞渠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