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落后拆除“不定時炸彈”
3月2日,隨著石臺縣大演牯牛降花炮廠順利通過省安監局有序退出驗收,池州市所有煙花爆竹生產企業已全面完成退出工作。池州市徹底退出煙花爆竹生產行業,是我省加大高危行業企業重組、關閉和退出力度,持續淘汰落后產能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僅去年,我省就關閉小煤礦15對、非煤礦山112處,35家煙花爆竹生產企業實施退出。截至今年2月初,全省小煤礦由過去的1101處減少到101處,非煤礦山由3273個減少到2521個,煙花爆竹企業由358個減少到147個,民爆生產企業由13個減少到2個。去年全省非煤礦山實現了連續8年事故總量和死亡人數“雙下降”,是2004年以來安全生產形勢最好的一年;小煤礦實現了礦井數量減少、產量增加、安全生產水平提升的目標。 “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當前安全生產基礎仍較薄弱。粗放的經濟發展方式沒有根本轉變,不少企業設備老化陳舊,工藝技術落后。 ”該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實施整頓關閉和淘汰落后。根據計劃,今年要淘汰、關閉小煤礦15處,非煤礦山企業50家,退出煙花爆竹生產企業18家。 政策引導強化科技支撐 在淘汰落后做“減法”的同時,我省還不斷在高危行業做“加法”,進一步提升安全生產水平。去年,黃山市休寧黃金公司針對井下作業環境和安全隱患,投入2500萬元進行總體整改,其中銀行貸款2000萬元,省財政給予了貼息支持。整治工程按照國家規定的技術規范對開采區、巷道、通風系統及供電系統進行整治,從本質上提高了礦山安全度。 “科技進步一直是安全生產的重要支撐,但企業一般追求短期的現實利益而不愿投入,所以這就需要政策來引導企業增加科技投入。 ”省安監局規劃科技處處長張峰說,近年來我省通過政策引導、資金補助、推進產學研聯合等,鼓勵和支持企業持續不斷地開展安全技術改造、安全科技攻關和安全技術應用。 2011年,省財政通過貼息補助,支持帶動企業落實安全技改項目56項、完成技改投入9.6億元。 “十一五”以來,全省已累計實施重點行業安全技改項目615個,完成總投資330億元,其中,大部分項目在高危行業,如推進井下安全避險系統、尾礦庫在線監控系統,危險化工工藝改造、工業炸藥自動化和連續化生產,全省高危行業的技術裝備、安全監管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由于安全生產投入歷史欠賬較多,仍有一部分企業科技裝備水平和安全生產條件相對落后,企業本質安全和產業整體安全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 ”張峰介紹,我省已提出增加各級財政安全生產專項資金投入,將使用好尾礦庫治理、扶持煤礦安全技改建設、瓦斯防治和小煤礦整頓關閉等各類中央資金,落實地方和企業配套資金。針對高危行業,實行企業安全風險抵押金制度和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制度,進一步促進企業增加安全技術裝備,如煤礦瓦斯高效抽放技術與裝備、煤礦安全網絡化綜合監測監控系統、礦井提升安全保護技術與裝備、礦山井下人員位置監測技術與裝備、非煤露天礦中深孔爆破開采技術、高安全性煙花爆竹藥劑與生產儲運技術等。 “標準化工程”保障規范生產 4月13日,在省級安全質量標準化示范工地合肥市廬陽區人民法院審判綜合樓工程部,安全員正按例檢查外用人貨電梯確保使用安全,這只是標準化示范工地幾十條安全生產“規定動作”中的一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認為,受益于安全質量標準化工地的推進,是近年來建筑施工領域安全形勢不斷好轉的重要因素。 2011年,我省建筑施工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較2010年同比下降了18.8%和50%,且未發生較大及以上事故。 “推進安全生產達標創建,是打造企業本質安全的關鍵,是做好安全生產‘加法’的一個重要方面。”省安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我省大力推進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建筑施工、民爆等11個行業和領域安全標準化工作,省政府將此納入各市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考核內容,限期達標,強力推進。到去年底,全省四大煤炭企業全部達標,707家非煤礦山企業、281家危險化學品企業完成了達標任務。通過開展“標準化工程”,大大改善了高危行業的安全基礎條件,規范了安全生產行為,企業本質安全水平明顯提高。 根據安全生產“十二五”規劃,我省正大力實施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工程。 “針對高危行業,今年計劃實施104處煤礦礦井、240家非煤礦山企業、121家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110家煙花爆竹生產企業的達標創建。 ”該負責人表示,對在規定期限內未實現達標的企業,將責令停產整頓;對整改逾期仍未達標的,將依法予以關閉。同時,對已達標的企業繼續實施標準化升級,從而促進高危行業安全生產形勢不斷好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