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安委辦第二檢查組在企業檢查時發現大量隱患,專家一路查一路給企業負責人講解。遇到沒有技術規范要求的問題,專家從安全本源出發,為企業扎牢“安全籬笆”出謀劃策。
既查企業也查部門
8月14日早晨,檢查組來到滎陽松光民爆器材有限公司檢查。“你們是滎陽市工信部門的同志嗎?”在乳化炸藥生產線的門口,檢查組組長張興林詢問陪檢的工信部門人員。“你們經常到這里檢查嗎?一般每月來幾次?”“滎陽市工信部門一般一月進行一次安全檢查,鄭州市工信部門每季度檢查一次,每次檢查都邀請安全專家。”大家紛紛發言。
在硝酸銨倉庫區,企業規定最多6人進入現場。記者看到倉庫內硝酸銨碼垛高度被限定在1.8米,每垛都標注著硝酸銨袋數。“倉庫怎么沒有通風設施,也沒有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氣體報警裝置?”專家問道。
下午,檢查組來到鄭州八通實業有限公司。這是一家從事危化品倉儲經營的企業。檢查組詢問了企業開展自查自糾情況,以此驗證有關部門是否落實國務院安委辦有關部署。
“黎巴嫩貝魯特重大爆炸事件發生后,你們收到了哪些單位發的通知?上級監管部門是否到企業檢查過?”張興林詢問企業副總經理趙西范。“省市相繼召開會議后,我參加了滎陽市的工作部署會議。滎陽市還下發通知,要求企業立即開展自查自糾。”趙西范答道。
“一旦有運輸車輛進入,你們企業怎么檢查?”“產品安全技術說明書是不是生產企業給你們的?怎么給到客戶手中?”檢查組專家顧慈兵檢查企業相關規章制度后,發現企業安全操作規程還是2014年的版本。
“按照規定,安全操作規程至少每三年進行一次審核修訂。2014 年至今,你們一直沒修訂過。”顧慈兵指出,按照應急管理部門要求,每逢重點時段和節假日,企業必須安排安全檢查,但企業今年“五一”期間沒開展這項工作。
查隱患必須深究
8月15日下午,檢查組來到中國平煤神馬集團京寶焦化有限公司。該企業主要從事煉焦、焦爐煤氣及化產回收,主要產品有冶金焦、粗苯、煤焦油、硫銨、硫磺及焦爐煤氣。
“液化天然氣泄漏后該怎么辦?”“通過引導槽匯集到事故池,然后用泡沫進行抑制處理。”現場作業人員邊說邊指引導槽。
檢查組專家李運才看后憂心忡忡地說:“液化天然氣一旦泄漏,沒有更好的辦法處置,只能讓其在受控制的條件下氣化。你們加設引導槽并將其匯集到事故池的做法不僅是多余的, 還會形成有限空間,產生新的安全隱患。”
“一旦發生泄漏,造成凍傷怎么處置?”李運才問道。“這里有一桶水,可以對凍傷部位復溫。”“如果大面積凍傷,一桶水就不夠了,冬季怎么處置呢?建議你們加裝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 ,用更好的辦法解決職工凍傷問題。”李運才告訴身邊的管理人員。
在危廢庫附近,記者聞到一絲硫化氫的臭雞蛋味兒。專家發現,危廢庫與污水處理車間緊鄰,且污水處理車間頂層被覆蓋,沒有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氣體報警裝置。加藥房內存放著十幾袋氫氧化鈉,各種物資混放,具有較大安全風險。 企業危廢庫的管理,引起檢查組高度重視。檢查組每到一家企業,必查危廢庫。檢查組發現,危廢庫內普遍存在沒有通風設施、沒有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氣體報警裝置以及危廢物品管理不規范等問題。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京寶焦化有限公司危廢庫內,僅放了幾袋廢離子交換樹脂和廢藥劑瓶,且沒有通風設施、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氣體報警裝置。 企業長時間不對其進行安全檢查,也沒有安全檢查記錄。 李運才告訴記者,按照環保部《危 險廢物收集貯存運輸技術規范》規定,對危廢庫的監管應按照危化品標準來進行,前段時間危廢庫發生過事故,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危廢庫內存放大量廢棄危化品,可燃、有毒氣體集聚是很危險的。如果危廢倉庫密閉,會形成非常大的隱患,一旦發生爆炸事故,會造成更大的環保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