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為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暗查組對遼寧省石油化工企業及石油庫進行專項暗查抽查。 |
 |
安全是發展的“紅線”,是幸福的底線。
然而,生產經營活動遍布各行各業,社會轉型期不安全因素活躍,安全隱患層出不窮。如何在轉型期遏制事故頻發勢頭、守好安全生產的“紅線”?
全國安監系統不斷摸索總結,提出要履行最高職責,營造最濃厚的安全生產輿論氛圍,采取最嚴格的安全措施和制度,建立最嚴厲的事故追責機制,執行最嚴明的紀律,大力實施安全發展戰略,推動全國安全生產形勢繼續保持穩定好轉。
履行最高職責
安全生產“紅線”就是高壓線、最高的責任線。在維護人的生命安全面前,各級黨委政府和部門必須以“最高”的意識履行“最高”的職責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始終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是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是我們黨的安全生產方針。
“首位”“第一”表明了安全生產的思想之首要、工作之先決。“紅線”就是高壓線、最高的責任線。在維護人的生命安全面前,各級黨委政府和部門必須以“最高”的意識履行“最高”的職責。
履行最高職責,首先是黨委政府的“龍頭”要擺起來。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建立“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中,核心是“黨政同責”。同責抓安全,出了問題也要同時問責。黨委管大事,發展是大事,安全生產也是大事,對安全生產工作黨委負有重要責任;各級政府的主要負責人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者,政府責任更義不容辭。湖北省已明確各級黨委、政府的主要負責人同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市縣兩級安委會主任已全部由政府“一把手”擔任。全國已有42%的地市級政府、46%縣級政府明確政府常務或常委副職分管安全生產工作。最高職責已經得到了初步體現。
履行最高職責,還要把責任和工作切實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要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把安全生產工作作為重要內容、把安全狀況作為重要評價指標,大力實施安全發展戰略;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突出加強安全管理;在經濟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中,強化安全生產源頭治理,推進整頓關閉;在黨政干部政績考核中,把安全生產工作的履職能力作為重要方面,嚴格“一票否決”制度;在安全投入上,有具體的辦法、響當當的數字;在加大安全生產的考核權重上,有明顯的抬高,等等。這都是安全生產工作的大事要事,必須以最高的職責、最大的力度落實下去,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履行最高職責,更要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必須著力于促進企業建立自我改進、持續提升的常態化工作機制,自省、自勵、自覺主動地加強安全生產工作。要加強對企業的安全監管執法,讓企業真正感到有壓力、有動力,緊起來、落實好。要強化企業主要負責人、實際控制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加強安全生產基礎建設,強根固本,切實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訓到位、基礎管理到位、應急救援到位,有效化解風險、防范事故。
營造最濃厚的安全生產輿論氛圍
安全生產要發出最強音,營造人人談安全、懂安全的社會氛圍,讓人人都是安全員、人人都是監督員
連續12年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連續15年組織新聞媒體“安全生產萬里行”,對非法、違法活動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安全生產事關生命、事關人人,要不斷強化全民安全生產意識、提高全社會安全生產水平,安全宣傳就要持續發聲、努力發出最強音。”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楊棟梁說。
每年,有一大批安全生產的政策法規、標準條例出臺,只有廣泛宣傳、宣講,政策才能走出辦公室、真正落地、發揮實效。每年,有一大批事故分析、處理決定通過報紙、雜志、網絡廣泛傳播,只有警鐘長鳴、痛定思痛,安全生產事故才有可能越來越少。每年有一大批事故隱患被群眾舉報、被媒體曝光,只有將人民群眾動員起來,人人都是安全員,才有可能將事故隱患徹底扼殺在搖籃中。
令人扼腕嘆息的事情仍在發生。2013年1月29日,黑龍江省東寧縣永盛煤礦發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礦方盲目施救導致傷亡擴大。2013年6月3日,吉林省長春市寶源豐禽業有限公司發生火災爆炸,現場安全出口被鎖閉、廠區無報警裝置、員工缺乏逃生自救互救知識等原因,導致許多人喪失最佳逃生時機,造成特別重大損失。“試想,在這些事故發生前,無論培訓、管理、檢查、監督舉報等任何一個環節稍有加強,都有可能挽救一條生命。”一位參與事故調查的安監人員說。歸根到底,安全生產是謀求人的安全,也依靠人來落實。如果每個人都明白怎樣才是安全、怎樣做才能安全、發生事故后應該怎樣應對,事故損失最小化才有可能實現。安全生產工作,也不僅僅是政府管理者、企業經營者的責任,社會上每一個人都是參與者。
據了解,發出最強音,營造人人談安全、懂安全的社會氛圍,讓人人都是安全員、人人都是監督員,已經成為安全生產工作目標之一。
采取最嚴格的安全措施和制度
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安全生產措施和制度,直面問題,切實整改,敢于擔當,才能真正將責任落到實處
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2013年6月,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黨組創造性地提出“四不兩直”檢查方式,要求司局級干部帶隊暗查,用實際行動為全國安全生產大檢查作表率。2013年這一檢查方式被安監系統頻繁實踐,成為熱門話題。變糧草先行的明查,為出其不意的暗查,“四不兩直”令暗查人員看到原生態、發現真問題。如今,暗查抽查已成為全國安監系統的一項工作制度,趨向常態化。
2013年7月,在全國安全生產工作視頻會議上,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局長楊棟梁對全國32個統計單位逐一點評,優劣分明,不和稀泥,被表揚者備受鼓舞,被批評者如坐針氈。考核點評機制由此建立,事故情況每月公布,績效點評半年一次,對全國各地、對重點行業、對中央企業,均面對面點評,分類別指導。
抓住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工作,就牢牢掌握了主動權。鎖定重點地區,對50個煤礦、50個非煤礦山、60個危化品、22個煙花爆竹安全監管重點縣,進行重點監控,直接指導;吸取事故教訓,專盯11個沿海重點化工省,普查全國近3萬家涉氨企業;抓住關鍵環節,出臺煤礦“雙七條”、煙花爆竹“十條規定”、化工“十條規定”,把血與淚的教訓化作條條鐵律……
此外,“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責任體系、隱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預防控制體系、安全生產指標考核制度、安全生產“黑名單”和失信懲戒制度等,都正在逐漸建立完善中。
一條條舉措、一項項制度動真碰硬,失之于寬、失之于軟的問題逐步得到糾正。“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安全生產檢查制度,才能直面問題,才有可能切實整改,才能最終遏制安全生產事故。”楊棟梁說。
建立最嚴厲的事故追責機制
要把隱患當成事故對待,實行隱患檢查整改責任倒查制度;要實施最嚴厲的事故責任追究制度,依法查處每一起事故
從嚴從快、從重從緊、嚴厲追責,2013年全國安全生產事故查處工作足音鏗鏘。全年全國查處結案重特大事故44起,追究責任948人。其中,黨政紀處分649人,移交司法機關處理299人。查處結案時間同比縮短了109天。
“要嚴格事故調查,嚴肅責任追究。堅決克服和糾正事故查處失之于軟、失之于松、失之于寬等傾向”。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3次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專題研究安全生產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提出明確要求,為事故查處工作指明了方向。
2013年,國務院安委會對38起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掛牌督辦和16起較大安全生產事故跟蹤督辦。各級政府安委會按照職責權限,對事故調查處理逐級實行掛牌督辦,依法從嚴從緊從快查處每一起事故,包括一般事故也不放過。同時,加強跟蹤調度和統計分析,嚴格事故查處工作職責,確保所有事故都在規定時限內完成查處工作并公布調查報告,所有的責任人都能依法依規受到追究。
“一廠(礦)出事故、萬廠(礦)受教育,一地有隱患,全國受警示”,“血的教訓絕不能再用血的代價去驗證”。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建立了用事故教訓推動安全生產工作機制。協調聯合主流媒體,對嚴重忽視安全生產的企業、性質嚴重的非法違法行為和可能釀成重特大事故的安全隱患公開進行曝光;協調聯合公檢法機關,對造成生命財產嚴重損失的典型案例公開處理、公開審判。四川瀘縣致28人死亡的桃子溝煤礦“5·11”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案終審判決,煤礦主被判20年。這是迄今為止最重的責任追究判決。通過媒體廣泛宣傳,對非法違法礦主起到了震懾作用。
“黑名單”制度是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這兩年研究探索的一項行之有效的措施——將已經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的責任單位列入“黑名單”,通過報刊、網站等媒體進行公示,讓社會監督。今年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計劃實施與“黑名單”相配套的安全生產失信懲戒制度,如通報工商、社保、銀行、證券、國土資源等相關部門,共同采取聯合制裁的措施等。
執行最嚴明的紀律
打鐵先需自身硬,安監隊伍要著力提升五個能力,即堅守紅線的能力、執法監督的能力、善抓落實的能力、改革創新的能力和嚴格自律的能力
1月24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國家煤監局召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中央第32督導組組長柳斌杰代表督導組對總局、煤監局的教育實踐活動予以充分肯定,稱贊活動“收到了正風肅紀的實效,給整個安全監管監察系統的工作帶來了新氣象”。
這次教育實踐活動,既是一次嚴肅的黨內政治生活,也是總局和各級安全監管監察隊伍建設的一次大檢閱、大練兵。各級安全監管監察隊伍的建設目標進一步明確,總局黨組明確提出要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切實做到“信念堅定、敢于擔當、善抓落實、職業內行、自身嚴格”。人們切實感受到了安監隊伍工作作風的明顯轉變,“四不兩直”暗查暗訪成為制度化檢查方式。安全執法的震懾力明顯增大,事故查處更加嚴格高效,2013年已結案事故平均每起結案時間106天,比2012年減少109天。
打鐵先需自身硬,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黨組明確提出安監隊伍要著力提升五個能力,即堅守紅線的能力、執法監督的能力、善抓落實的能力、改革創新的能力和嚴格自律的能力。一方面,鼓勵和支持各級干部奮發自學,建設學習型組織、學習型個人;另一方面,大力開展干部培訓。2013年,各級安全監管監察機構通過舉辦各類培訓班,培訓干部86119人,同比增加19.7%。
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以后,總局黨組認真抓落實,迅速出臺了實施意見,印發各級嚴格執行。在教育實踐活動當中,進一步提出了“四個零”,即監管對象的宴請零接受、各類會員卡零持有、經營性娛樂場所零接觸、安全隱患零容忍。用“零接受”、“零持有”、“零接觸”促進對安全生產隱患的“零容忍”,用“零容忍”來檢驗各級干部廉政建設的實效。2013年,各地安全監管部門、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共監督監察生產經營單位216.5萬家、464.5萬次,同比增加20.9萬家和50.4萬次;實行行政處罰20.8萬次,同比增加2037次,上升1%;使用執法文書339.6萬份,同比增加49.5萬份,上升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