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亞健康”油井,是指介于“健康”井與“癱瘓”井之間的油井。這類井因存在嚴重出砂、結蠟、腐蝕、套破等狀況,目前仍“帶病”堅持生產。據介紹,隨著油田進入開發中后期,“亞健康”油井會越來越多。目前,該廠開抽的670余口油井中,存在嚴重“亞健康”問題的油井多達300余口,影響原油產量20余萬噸,這已成為影響油氣上產的重要因素。
“只有強化精細管理,不斷優化技術措施,才能延緩油井‘衰老’,恢復它們的生機和活力。”該廠工藝研究所機采室主任梁超說。為此,該廠在加大油井普查力度的基礎上,先后篩選出207口存在嚴重“亞健康”問題的油井,通過精心護理,精細管理,使其“強筋壯骨”。
定期“查體”,有病早治。每月20日之前,該廠都會組織8個油藏經營管理區的工程技術人員,逐一對轄區所有油井進行功圖、動液面、機采效率等檢測。對存在產量波動、產液下降、含水升高等問題的油井,該廠組織采油、地質、工程、作業等多部門進行集中會診,分析“病因”,對癥“下藥”,并下發“單井診斷書”至基層計量站,讓員工們知曉原因,方便管理。
實時“監測”,快速調控。按照“日觀察、周分析、旬復查、月總結”的工作思路,該廠建立油井實時跟蹤數據庫,定期對每口油井產液、電流、功圖等進行實時動態監測。對產量波動大的油井,迅速展開“120急救”,提高問題處理效率,減少躺井比例。明77-10井是文明寨油區一口日產13噸的“大頭井”。10月20日,該井突然不出油了。經落實,為抽油桿斷裂所致。當班干部一方面制訂救援方案,一方面積極協調作業隊伍。3小時后,作業隊迅速搬上,為“搶救”這口井贏得了時間。
一井一策,對癥施治。針對不同的井況,采用不同的“藥方”。明1-56井為該廠一口日產3噸的重點井。今年7月中旬,該井偏磨腐蝕導致套破,無法正常生產。工藝技術人員為其制訂了“下4英寸套修復套筒”、“漏點實施擠堵”的短期方案。10月5日,該井開抽后,日產油4.5噸,達到措施前生產水平。技術人員又根據該井存在嚴重腐蝕的現狀,開出“每5天加藥37公斤”的長效“藥方”。目前,該油井生產狀況良好。
截至目前,該廠利用下防砂泵、蒸汽熱洗、下4英寸套管柱、周期加藥等舉措,先后讓207口“亞健康”油井恢復生機與活力,使其檢泵周期由去年同期的505天延長至目前的525天,減少作業占產1500余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