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河油田HSE體系推進經歷了框架建設、系統推廣兩個階段后,今年進入基層見效階段。HSE體系建設的頂層設計要落實到基層并見到實效,需要科學實用的方法。安全環保管理重點在基層。遼河油田堅持關口前移、重心下移,挖掘基層干部員工的潛力。
今年年初,遼河油田安全環保處編輯印發了《遼河油田健康安全環保基層經驗集萃》一書。這本書收錄了各基層單位在安全環保管理、風險識別、培訓教育等方面的成功經驗和有效做法。金馬公司的“風險分級”管理、筑路工程公司的“預約式”審核、興隆臺采油廠和興隆臺工程技術處的“點對點”監管……這些創新的安全環保管理方法,成為提高安全環保管理科學化水平的有效載體。
安全生產全員大討論、大排查,是遼河油田著力推廣的安全管理方法之一。
“在關井情況下,只上6個井口螺絲就夠了,省時省力。”
“HSE指導書上明確規定必須上12個井口螺絲,否則發生井噴將難以控制。”
6月15日,歡喜嶺采油廠作業一大隊正在進行安全生產全員大討論、大排查。每個季度,各單位都會組織所有員工結合季節特點和自身實際,討論生產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和薄弱環節,排查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
以往,基層單位在安全環保管理上的成功經驗,大部分只在本單位內推廣應用。現在,在遼河油田的大力推動下,許多基層管理的成功經驗相互分享,在更大范圍內推廣應用,成為遼河油田HSE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
錦州采油廠的工作循環分析,在儲氣庫運行、火驅試驗等風險等級較高的新增業務領域推廣,有效完善了基層操作規程,降低了工作風險。
金馬公司開創的“風險分級”管理,在高升采油廠催生了井控風險分級可視化系統,有效降低了作業風險。
曙光采油廠的矩陣需求式培訓,根據不同行業和層面的崗位和員工需求,對操作層主要培訓方法,對領導層以理念宣貫為主,提高了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矩陣需求式培訓推廣到全油田,成為提高全員安全素質的重要抓手,每年僅HSE培訓中心就培訓4000人。
(張晗 石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