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企業安全生產仍處于爬坡過坎、攻堅克難的關鍵期,雖然近年來危化品安全生產總體形勢持續穩定,但必須看到‘喜’中依然有‘憂’。”談及危化品安全管理,全國人大代表,金陵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春生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建議,多措并舉助推危化品企業提升安全管理質效。他提出了包括加強安全生產檢查專家隊伍建設、提高危化品從業門檻、完善安全事故責任追究機制等多項建議,進一步提高危化品企業安全管理效率和水平。
讓專家進行“定制”檢查
張春生表示,近年來,各級政府、企業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指示精神,狠抓責任措施落實,加大安全生產整治力度。但重特大事故仍有發生,說明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少數地方和單位開展的安全生產檢查脫離實際,沒能有效督促危化品企業提升安全管理效率和水平。
張春生認為,應在現有安全生產專家庫的基礎上,分區域、分專業健全安全生產檢查專家隊伍,包括挑選更多行業協會和先進企業的骨干人員加入安全生產檢查專家隊伍。
張春生說,國有骨干企業培養了很多理論水平高、有實踐經驗的安全管理人才,一些跨國公司在中國的企業中培養了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安全專家,要多鼓勵這些人員加入安全生產檢查專家隊伍。“他們更了解企業的實際情況,可以幫助企業精準查找隱患和問題。”張春生建議,在國家層面完善安全生產專家隊伍管理機構,建立專家數據庫,實現跨區域信息共享、資源共用,并對專家隊伍業績進行動態考核。
“檢查要個性化、有針對性。”張春生表示,要進一步提高安全生產檢查的精準度,對不同類型、不同標準、不同水平的危化品企業分別設置檢查內容和頻次。“參與檢查的專家也要根據檢查內容進行‘定制’,讓專家在自己擅長的專業領域發揮作用,而不是讓一名專家去檢查一家企業的全部問題,從而提升檢查實效,給予企業有效的指導和幫助。”
除了依靠專家幫助危化品企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外,張春生還建議,應更加注重提升危化品從業人員的能力水平。他建議,相關部門可以通過設置資格考試、實操考試等方式,提高危化品從業門檻,進而提升危化品從業人員的能力和水平。“考查員工的實操能力,而不是用學歷等標準進行‘一刀切’,這樣有助于企業選聘能長期從事并勝任工作的優秀員工。”張春生說。
完善事故責任追究機制
張春生認為,隨著《安全生產法》的深化實施,安全生產責任和壓力得到了有效落實和傳遞,事故調查和責任追究也日益科學化、法治化。但在事故問責處理方面,有問責范圍擴大化、安全生產執法“一刀切”等傾向。“這樣易導致事故調查向責任追究偏移,不利于科學真實地還原事故本來狀態,達不到警醒預防的目的,也打擊了企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張春生說。
張春生建議,一方面,不斷細化分解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保證各崗位責任清晰,做到對事故責任人嚴格追責、對履職盡責者予以免責。另一方面,進一步細化相關法規和要求,出臺相應的指導意見,保障責任追究依法合規,避免過度問責。
“強化事故調查專業隊伍建設也很重要。”張春生表示,要提高事故調查的科學性,確保事故責任追究公平、規范、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