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國務院安委辦第六檢查組前往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屬的尚東集裝箱碼頭分公司和上海港城危險品物流有限公司進行明查暗訪。
裝卸作業自動化
危險貨物“直裝直取”
上港集團尚東分公司坐落于洋山四期碼頭,建在東海之中,依托顆珠山島及大、小烏龜島圍海填筑形成,位于洋山深水港區最西端,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
在該公司集裝箱碼頭中控室,公司負責人對檢查組介紹:“公司正致力于通過設備操作自動化、港口調度智能化、信息數據可視化,打造智慧港口、綠色港口、科技港口、效率港口。”
以往,橋吊司機坐在近50米高的控制室里,憑肉眼和手動操作將幾十噸的集裝箱精準平穩地擺放到船上。而今,操作人員坐在中控室里,輕點鼠標就能完成這一過程。將傳統集裝箱碼頭存在的人機混合作業的安全風險進一步降低,碼頭作業的本質安全水平得到提升。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硝酸銨爆炸事故發生后,你們采取了哪些安全措施?”國務院安委辦第六檢查組組長魏利軍問公司負責人。
該負責人回答:“黎巴嫩爆炸事故發生后,我們公司立即貫徹市安委辦、交通委、國資委、海關、上港集團等上級主管部門的通知精神,根據《上港集團關于加強危險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工作布置,強化隱患排查,做好重點區域、重點環節的安全保障,并且立即開展了危險品安全管理專項檢查,重點開展了危險貨物集裝箱堆場安全管理的全面排查,對堆場的管理制度、人員進出登記、危險貨物集裝箱堆存規范、高溫天氣的噴淋降溫記錄、消防應急器材儲備、作業機械車況、人員持證等情況進行檢查。”
目前,尚東集裝箱碼頭對爆炸性危險貨物采用“直裝直取”方式作業,碼頭內不存放硝酸銨等爆炸類危險貨物。
檢查組還根據洋山深水港區四期工程泊位測量圖,發現部分區域水深不足,建議企業盡快清淤。
筑防爆擋墻有效隔離
部分儲存場所缺變更設計
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后,上海港城危險品物流公司將港外堆場(港城危庫)從人員相對密集的外高橋地區搬遷至蘆潮港,還專門請來兵器工業集團所屬五洲設計院專家確定了防爆擋墻工程設計和施工方案,建起了長約750米、高6.2米、寬3米、保護面積約8600平方米的防爆擋墻。防爆擋墻內共設置3個爆炸危險品儲存單元,最大存藥量為10t(TNT當量),于2017年1月建成并通過驗收投入使用,對高危類危險貨物集裝箱起到了有效隔離作用,提升了安全防護能力。
在上海港城危險品物流有限公司,檢查組發現,該公司危險貨物堆場目前未存放硝酸銨等爆炸類危險貨物。
但檢查組仍然發現了幾處隱患和問題。比如,該企業將有機過氧化物集裝箱和氧化類集裝箱儲放在原設計存放爆炸類集裝箱的場所。雖然該場所未放有爆炸品貨物集裝箱,把低危類貨物放在高危類場所,看似降低了低危類貨物安全風險,但缺少設計確認和變更確認,缺少相應的風險評估。
檢查人員在3#危險品庫發現,此庫為甲類庫,里面兩個防爆接線盒存在接頭松動情況,但未在公司安全巡查中檢查出來;3#危險品庫南側的危險貨物集裝箱查驗區堆放有3類、8類查驗的危險貨物集裝箱,與該庫房間距約5米,按照要求,應當在查驗作業完成后及時將集裝箱運走。
隨后,檢查組要求公司對涉及危險貨物集裝箱作業單位的設計總圖、安全設計專篇、安全評價報告的合規性、合法性進行再確認和整改。
上港集團副總裁王海建表示,國務院安委辦檢查組此次提出的若干問題和寶貴建議,集團領導高度重視,要求“態度端正、照單全收、迅速整改、全港通報”“將建議當意見,高標準落實整改”。集團安委辦將立即組織有關單位的技術、生產、安全管理力量對相關問題和建議進行匯總和調研分析,以最快速度,保質保量完成個性問題整改,針對檢查組提出的2個共性問題,上港集團將舉一反三、查漏補缺、不斷改進,抓緊、抓實后續整改工作。
魏利軍表示,上海港集裝箱年吞吐量已經穩居世界第一,這得益于“中國智造”。他再三強調,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舉一反三,警鐘長鳴,用更高、更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確保危險化學品運輸、儲存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