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初步核算,2011年北京市金融業實現增加值2055億元,增長4.4%,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2.8%,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1%。保險業作為金融業的“三駕馬車”之一,盡管起步較晚,但卻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截至2011年12月底,在京保險分公司和直接經營業務的保險總公司共95家,總資產3132.3億元,較去年初增長22.4%。
王紅表示,保險資金在北京創新融資工具和渠道工作方面起了積極的作用。2011年,北京軌道交通項目債權計劃獲保監會批準。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公司與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合作,由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發起設立保險債權投資計劃,投資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項目。該項目計劃投資100億元,根據建設進度已經到位26億元,后續投資將會在今年陸續到位。同時,北京還發起設立了全國首例保障房土地儲備保險債券投資計劃,總規模500億元,一期已到位210億元,利率低于同期貸款利率8個百分點,降低了保障房建設成本。
2011年,保險業服務首都經濟社會發展能力也進一步提升。目前,北京政策性農業保險已經覆蓋種植業、養殖業共計19個險種,覆蓋了北京市75%的農業生產資源。平谷區政府與中國人保健康北京分公司就新農合管理建立的“共保聯辦”項目,成為商業保險通過經辦新農合參與基本醫療保險的又一積極探索,試點一年來取得了明顯成效。同時,2011年北京建成并上線運行北京保險行業健康險信息平臺,推動商業健康險與基本醫療保險的銜接合作。
王紅同時表示,2012年北京將進一步提升保險參與社會服務和城市管理的功能。在北京市啟動安全生產責任險,研究推進火災公眾責任保險、建筑工程質量保險等保險產品和服務,協調推進在高危行業和重點領域建立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制度試點工作,研究建立工程質量保險制度。逐步擴大保險對公共安全領域的覆蓋范圍,發揮保險風險管理作用,提升對公共安全的保障水平。同時,北京將繼續推動商業健康險信息平臺與社會保障卡系統對接。積極爭取中關村地區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政策。研究引入商業保險機制解決北京市城市化進程中城鄉拆遷戶的養老保障問題,研究試點開展商業健康保險參與基本醫療保險的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