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2020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項目園企對接暨產融對接會”在北京召開。本次會議采取線上直播、云交流的形式,聚焦搬遷化企“入園難”、“融資貴”兩大難點問題,旨在搭建搬遷企業、園區、金融單位的對接平臺。
2020年是化工企業搬遷改造攻堅之年,按照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進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需要搬遷改造的中小型企業和具有重大風險隱患的大型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要在2020年底前完成搬遷改造,其他大型和特大型企業要在2020年底前啟動搬遷改造工作。
本次會議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主辦,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化工園區工作委員會、中國化工報社承辦。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陳愷民到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石化處處長張文明主持了會議。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快推進人口密集區危化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受疫情影響,上半年搬遷改造工作有所放緩,但整體進度不會受影響,將進一步扎實推進落實國家政策要求。”陳愷民介紹,自2018年全面啟動危化品企業搬遷改造工作以來,通過綜合運用金融、財稅等手段,目前搬遷改造工作已完成任務目標的69%,其中長江經濟帶十省份已完成全部任務目標的74%,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河北省已完成任務。而接下來的搬遷改造工作,則著重解決兩大難點問題:入園難、融資難。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也指出了搬遷改造工作中面臨的幾大困難:一是企業重建難。石化項目建設周期普遍較長,行業的景氣周期轉瞬即逝,搬遷過程對于企業來說傷筋動骨。二是園區承接難。我國化工園區整體數量雖然有676家,但是基礎配套完善、管理規范、安環措施到位的規范園區數量稀缺。三是搬遷改造資金落實難。石油和化工行業投資動輒千萬、一些大型項目甚至過百億,搬遷所需資金壓力很大。四是搬遷要求高,在企業轉型升級同時,也要統籌考慮對其他行業影響、土壤修復等后續工作。
李壽生表示,今年的疫情抗擊戰中,廣大石油和化工企業積極發揮防疫物資及原料的生產技術優勢,充分體現了一個基礎民生行業的責任擔當。而積極推進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是石化行業擔負起的另一項光榮使命。李壽生指出,搬遷工作對石化行業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石化企業的搬遷改造不是簡單地重復建設,而是要以搬遷改造為契機,通過技術創新、結構優化等方式,提升企業檔次規模,提高產品附加值,實現轉型升級。二要規范建設,積極提高園區承接能力。化工園區要重視產業規劃的引領作用,合理規劃特色產業,實現園區內上下游的產品鏈協同、能源互供和資源循環利用,走出一條助力危化品企業搬遷改造、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三是宣傳引導,積極發揮協會協調作用,認真做好數據庫動態跟蹤、園區規范建設指導、項目選址及入園評估等技術支持性服務工作,目前聯合會已成立了危化品企業搬遷改造工作小組,努力借助搬遷改造契機,促進企業轉型升級,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陳愷民也表示:危化品企業異地遷建決不是簡單地地理空間轉移,而是要搬出安全、搬出環保、搬出競爭力,在搬遷中實現轉型升級。在搬遷過程中,企業要落實主體責任,大力實施技術改造,提升本質安全;園區要提升承接能力,完善基礎配套,綜合運用新型信息技術,吸取“3·21”事故教訓,嚴把入園關,不以項目規模論英雄,營造良好的營商氛圍,推動產業升級;期望金融機構繼續加大對危化品企業特別是“專精特新”企業的支持,遵循化工產業規律,對守法經營企業增大授信,積極參與搬遷改造工作,加大扶持力度。
針對搬遷改造工作資金缺口大的問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工商銀行、金石投資、中信集團等金融機構代表表示,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產值全球最大,但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搬遷正是一個淘汰落后的過程,是一項促進企業升級改造的重要工作。金融機構將按照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基本原則,創新支持模式,對搬遷改造工作加大支持力度。
玉門東建材化工工業園區、黑龍江安達市開發區、山東濟寧新材料產業園區、內蒙古達拉特經濟開發區、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等化工園區作為可承接搬遷化企的園區代表,對各自園區的基礎設施、園區條件進行了介紹,并表示將進一步優化園區生態系統,營造良好的營商氛圍,為搬遷企業打造安心“家園”。
受疫情影響,本次會議采用線上直播、騰訊會議室云交流的形式,來自企業、園區、金融機構和各地經信部門的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線上直播收看人數累計近1.4萬人次,本次會議還對上半年部分化企入園、銀企合作典型成果進行了視頻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