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員工正在做直升機水下翻轉考核訓練。通訊員 苗玉超 攝
每年隨著新員工入職季的到來,中國海油最大的安全取證培訓基地——海油發展天津培訓分公司(下稱天津培訓分公司)的任務就會劇增。從今年8月開始,天津培訓分公司就開始陸續接收來自渤海石油管理局、中海油服、中海油研究總院等各單位的培訓人員,截至目前,他們已經給1400多名新員工進行了安全取證培訓。“不同于往年的是,今年在新員工入職培訓中增加了新內容。”天津培訓分公司總經理王明階認為,形勢不同了,公司的培訓方式和內容也要與時俱進。
“一攬子”課程更全面
今年培訓的新員工達到了1400多人,而且都要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這對于天津培訓分公司是一項挑戰。要怎么既全面、又高效地讓這些海油的新生力量掌握職業安全技能、了解海油安全文化呢?天津培訓分公司的培訓團隊開始動起了腦筋,“最好是把一些相近、相通的一次性教給學員。”通過商討,大家認為“一攬子”的課程計劃值得推廣。
目前,新員工安全培訓以取證類為主,包括海上安全救生、硫化氫防護培訓等,但這種單一為取證而設立的培訓已不能滿足公司安全類人才發展的戰略,也不利于安全培訓的推廣。“要培養和輸送綜合型人才,我們就要打破原有以取證類培訓為主的課程而制定新的培訓計劃,創新教學理念和策略。”王明階說。
“一攬子”課程包括:新員工入職安全宣講、安全溝通與團隊協作、新員工急救知識推廣等入職教育。安全培訓課程在以往取證類培訓課程的基礎上新增加了安全法律法規培訓、個人安全意識、五想五不干培訓等安全技術類課程。通過一系列的培訓使新員工了解了海上石油作業應急管理程序、要求,學會了在緊急情況下或惡劣環境下能夠保護生命、避免傷害、安全逃生的技能。
把培訓送到一線去
除了定點接收各單位送來的受訓新員工,今年,渤海培訓中心還加大了“走出去”步伐——把培訓地點延伸到各單位的軍訓場地,送課到各單位一線。海油發展新入職員工培訓地點選擇在軍糧城技術學校,接到任務后,相關課程的培訓師主動自駕趕往現場;中海油服員工選擇在海軍工程大學,培訓師不但到達現場教學,還承擔組織學員趕赴實操場地的任務。不僅如此,他們還把課程送到了北京,承擔中海油研究總院的新入職培訓。
“送培訓到一線的工作,產生了不錯的效果。”王明階認為,這不僅減少了大批人員的流動,還最大限度地保證了各個單位的人員安全。培訓中心的這一“增值”服務,受到了各個單位和員工的歡迎。
嚴師才能出高徒
安全培訓不僅是教會新員工新的安全技能,而且也是讓企業安全文化入腦入心的第一步,培訓效果直接影響著新員工上崗后的行為習慣。為此,天津培訓分公司堅持著一貫的嚴謹治學作風。
在教學質量上,公司嚴格把關,從管理角度加大對教學質量的管控,嚴把教學大綱內容關;在理論方面,公司嚴格按教學內容科學施教,在教學過程方式中采取互動、引導、剖析案例等生動的教學,結合海洋石油作業特點讓學員熟知風險和應急程序預案;在實操訓練過程中,培訓師們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用科學的、系統的實操課程體系,突出訓練實效,保證訓練到位。
“作為一名海洋石油工人,一定要具備扎實的安全技能,考取安全上崗證書,才能在遇到險情時,更好地保護公司財產和員工的人身安全。”剛參加完安全取證培訓的新員工李達對此感觸頗深。(通訊員 苗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