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石化化工分部裂解車間在這方面做了有益的嘗試,嘗到了甜頭。
裂解車間注重安全教育的創新,在“特色”二字上下功夫,不知不覺中,職工的安全意識增強了,職工安全技能提高了,裝置的安穩運行有保障了。
大家來“挑錯”
3月的一天,在一堂“熱鬧”的安全活動課上,裂解車間二班班員們爭先恐后說出圖片存在的問題——
“沒有拉警戒線。”
“沒有佩戴護目鏡。”
……
“小黃,你的回答是正確的,獎勵你一包手帕巾。”安全員吳師傅公布正確答案后說道,當班員小黃從吳師傅手中接過小獎品時,周邊的同事見狀更是興奮歡呼,每當一幅圖片剛從屏幕上顯示出來,班員們爭著來“挑錯”,長達一個小時的副班氣氛非常熱烈,班員一直很活躍全然忘記了白天那8小時工作的勞累,這種“大家來挑錯”兌現獎品的安全活動形式活躍了課堂氣氛,打破了以往上講下聽的“填鴨式”安全培訓模式,職工由“靜悄悄”的被動接受到主動思考,而小獎品發放提高了班組的學習積極性。
“安全學習還有獎品拿,以后要多搞這種活動。”拿了三包手帕巾的彭師傅喜出望外。
“我要多留意多學習,下次爭取拿兩包。”職工小陳不滿足只拿了一包紙巾。
2012年,裂解車間深入開展“我是安全員”活動,每月安排班組定期上副班,利用副班開展安全活動強化安全意識教育,為了讓安全活動更靈活,車間安全專業管理人員想方設法“盤活”培訓模式,經過可行性討論研究后,車間組織了階段性的“糾錯有獎”特色安全教育活動,車間出活動經費購買量多價廉的小獎品以資鼓勵。活動前,安全專業管理人員深入現場,抓拍現場作業的各類圖片,同時積極向各專業和班組收集現場圖片。
除了采用現場違章圖片讓職工糾錯外,培訓主講人還進行“延伸”培訓,把沒有出現違章行為的施工圖片展示出來,讓職工看圖進行危害識別和風險評估。比如,施工人員在現場動火施工使用砂輪機,培訓主講人向職工們提出了“打砂輪機的注意事項”問題,班長、主操、外操所有崗位的班員紛紛圍繞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主講人根據回答逐條分析,并向班員講清楚注意事項:檢查插座防漏電、佩戴護目鏡防鐵屑傷眼、加保護罩防轉動傷人等,并對回答較全面的班員獎勵小獎品。這種“延伸”培訓可以讓職工清楚認識現場作業的“瓶頸”問題。
“除了傳統的安全形勢教育和安全制度學習外,裂解車間要以生動的安全教育形式來激勵職工認真學、自覺干,小獎品雖然不值錢,可效果非常明顯,我們會舉一反三,今后,其它安全技能培訓都來搞活氣氛,真正讓職工學有所用,全面提升安全意識和技能水平。”車間安全總監鄧永全說。
“面對面”溝通
“班長,你總結一下上個月班組的安全工作。”這一天中午,安全組召集當班的三名班長開一個“班組HSE管理月度總結會”。
“上個月職工在施工監護方面還存在不足,主要原因是施工太多,而人手不足……”班長直接把問題向安全主管反映。
據了解,這種總結會實為溝通例會,主題包括現場直接作業環節、安全培訓、監護人管理、應急演練、消防氣防管理等方面,通過管理人員與操作人員的“面對面”溝通交流,查找出班組HSE管理短板并落實整改措施。
根據生產情況,安全專業人員與班組的月度總結會每月都將舉行一次,由于班組在中午時間的工作量相對較少,管理人員則利用中午休息時間來開會,時長一般為半小時。在總結會上,班組長先自我總結上個月HSE管理的情況并分析存在問題,而安全總監鄧永全和安全員根據所負責的管理范圍對班組提出整改要求,并直接向班組代表傳達公司和分部對安全管理的新要求、新制度。
交流例會上,班組長各持己見,紛紛把班組對安全管理的意見提了出來,比如現場作業量大致使監護人力不夠、消防栓銘牌不防水造成標識模糊、部分崗位勞保用品消耗大等問題。交流例會還讓車間安全專業人員掌握班組的“第一手”信息,及時了解班組對安全管理的好建議,比如,改變應急演練方式提高演練效果,強化日常安全技能培訓和加大安全制度宣貫力度以提高班員安全意識等。
安全專業人員對班組的建議進行討論分析確保統一意見和思路。另外,針對公司、分部以及車間的安全管理要求,通過這種當面溝通、親自交流的方式,可以討論出安全管理要求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從而便于車間安全專業人員協調以解決問題。
“盡管安全管理人員少了半小時的休息時間,但是他們管理重心下移,主動與與班組長面對面溝通,安全組的工作很到位。”裂解車間代主任林琪說。
“過關斬將”抓練兵
“小周,你把空氣呼吸器的使用步驟說一遍。”這天中午,裂解車間“技能大師工作站”的黃巨利把班組一名操作工叫到培訓室。操作工小周把呼吸器的佩戴前檢查、佩戴方法都完整、清楚地說了出來。黃師傅仔細聽操作工的描述,還頻頻點頭。
中午時間,所有管理人員都休息了,而班組的工作量也相對減少,寂靜的車間辦公樓走道里,這時從培訓室里傳來了“嗶——”的長嘆聲,原來操作工正在對空氣呼吸器進行放氣,以檢查氣瓶壓力。黃師傅還要求班長一同考查班員使用情況,經過實操考試后,小周取得了98分的好成績。
“你在60秒內佩戴好呼吸器,但是腰帶還可以放一個拳頭,扣了你2分。”黃師傅向操作工解釋,還要求在旁觀察的班長要向班員培訓交底。
經過一個月的安全消防、氣防知識專題培訓后,裂解車間128名一線職工做到了“人人會使用空氣呼吸器”,而在以往,部分職工還說不清某些關鍵參數。
2012年1月份的培訓專題是“安全消防、氣防知識專題培訓”,這一個月來,經過高強度的培訓考核,128名技能操作人員在用火作業安全管理、用火監護安全技能、以及消防氣防器材使用等方面有了長足進步。
過關斬將培訓采取每月一個培訓專題,分兩個階段培訓,第一階段為學習培訓,側重現場安全技能、檢修方案和安全環保知識、事故案例及應急預案知識等,第二階段為考核評比,按照培訓類別組織全員培訓考試。
為了使“過關斬將培訓方案”保持連續性、全面性和系統性,車間針對人員現狀和生產情況進行了細致的“摸底”,車間專門召集管理人員、技術骨干、技師等技術技能人才,在案例培訓上下功夫,把近年發生的一些操作問題和波動情況進行總結分析,編寫事故案例,內容包括問題描述、原因分析、處理方法和防范措施。案例學習突出停水、停電、停風、停汽的“四停”應急預案演練,通過開展事故分析和反思,以案例來培訓職工,使職工吸取以前的經驗教訓,提升操作技能。
車間著力編寫“崗位練兵卡”,根據生產情況逐步完善練兵卡,使得練兵卡形成了一套較完整的培訓基礎資料。練兵卡把“七想七不干”、十大安全禁令等要求列為考核項目,職工答題、評委打勾逐條評分。練兵卡“與時俱進”,突出了時效,保證了培訓的實戰性。
(鐘大海 林燕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