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化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化學品需求量有了明顯的增長,近年來我國丙烯腈的生產總產量也呈上升趨勢,有數據表明,2015年中國丙烯腈總產量可 達156萬噸,新增產能52萬噸,較去年增長18.8%。伴隨著丙烯腈產量、產能的進一步擴張,其在儲存、運輸、貿易等領域的安全監管也受到有關部門的重 視。依照《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591號)有關規定,安全監管總局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環境保護部、交通運輸部、農業部、國家衛 生計生委、質檢總局、鐵路局、民航局制定的《危險化學品目錄(2015版)》,并于2015年5月1日起實施,該目錄顯示丙烯腈從“劇毒危化品”降為“一 般危化品”,但是由交通運輸部、環境保護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安全監管總局制定的《內河禁運危險化學品目錄(2015版)》(試行)于2015年8月25 日發布之日起實施,丙烯腈仍繼續列入內河禁運范圍。
國際范圍內,包括聯合國危險貨物運輸專家委員會編寫的《關于危險貨物運輸的建議書規章范本》、《國際海運危險貨物規則》、《國際內河危險貨物運輸歐洲 協議》以及美國的《聯邦法規匯編》等國際運輸法規都對丙烯腈的水路運輸制定了非常詳細、嚴格的章程。丙烯腈屬于易燃液體,與空氣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丙烯 腈泄露,主要集中在地面上或漂浮在水面上,或形成有毒蒸汽而沿地面隨風向擴散,如處置不當,會嚴重污染環境,并具有擴散迅速,社會危害性大的特點。在我國 內,就曾經出現過丙烯腈泄露的險情:2003年3月天津武清區境內丙烯腈泄露事故,事故發生地附近為人群稠密區、漁業養殖區,事后調查結果顯示此次泄露對 附近的排水渠造成了嚴重污染。也正是考慮到丙烯腈的危險特性、對人體和水環境的危害程度以及消除危害后果的難度,可能對人民財產安全、公共環境保護產生的 巨大影響,在新頒布的《內河禁用危險化學品目錄(2015版本)》中,丙烯腈仍被列入內河禁運范圍。
2015年,我國交通運輸部對加強長江等內河水上交通安全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再次強調將嚴把從事內河危險品運輸企業的市場準入關,嚴控危化品船運 力,加快危化品船淘汰更新,建立機制,推行危化品船檢驗終身負責制。事實上,早在2005年我國家交通部門就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治船舶污染內河水域 環境管理規定》,在2015年公布的新環境法中,又進一步在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方面進一步加大管理和處罰力度。
隨著我國東線南水北調工程的建設,內河船舶對水域環境造成的污染引起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加強內河船舶污染控制工作成為還是船檢部門工作的重中之 重。使用船舶運載危險化學品,發生事故泄漏時,不僅會破壞內河水域生態,還可能污染生活用水,使當地環境惡化。在內河船舶防污染工作中,針對內河船舶油品 和化學品運輸港口,若是沒有無益油清除應急設備庫,那么一旦發生危險化學品泄露,不能立即執行應對措施,沒有化學品泄漏應急處理員和處理能力,則會造成環 境危害。
中國目前與所有的工業化國家一樣,隨著改革開放及工業化的高速發展,環境污染問題漸呈加劇之勢,影響中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要改變這種現狀,就必須要 發展循環經濟,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將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調起來。如上文所闡述,綜合考量水源、環境及船舶運輸等因素,審慎對待化學危險品運輸,特別是內 河運輸的安全管理工作,在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之中找到平衡點,將會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