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島石化區聚集著大量石化企業,2日,記者跟隨開發區安監局來到這里,發現這些企業的原料、產品大多是易燃易爆化學品,而且化工工藝極其復雜,安全生產的監管量巨大。據開發區安監局介紹,這種危化品企業在開發區有很多,為了保證安全監管更加周密,安監部門推行危化品行業安全監理制度,形象說法就是“保姆式”托管。
“這個‘保姆’,就由有資質的中介機構來當。”開發區安監局局長薛凌介紹,“保姆式”托管首先由企業出資 ,每年拿出30余萬元專款,跟專家或安全中介機構簽訂安全監理服務協議,由專家或安全工程師根據《危險化學品重特大事故隱患安全檢查要點》,每個月對生產企業、每兩個月對儲存企業、每季度對加油站和使用單位開展一次全面的安全檢查,檢查結果報區安監局和相關街道備案。
為了防止企業和中介作弊,政府每年再拿出10余萬元專款,聘請另外的專家在每年12月份 ,對全區危化品企業進行普查。“如此一來,既檢驗了前11個月的監理情況,又能排查掉安全隱患,確保全年不發生事故。”薛局長稱。
據了解,從2010年開始,開發區安監局擴大了安全監理的范圍,把危化品帶儲存經營單位、液氨液氯等重點使用單位納入監理。依據企業使用的危化品種類、年用量和最大儲存量,區安監局制定了重點使用單位標準,在26家符合標準的重點使用企業中全面推行了安全監理工作。到目前為止,已督促引導全區78家危化品生產、儲存、帶儲存經營、重點使用企業簽訂了安全技術服務協議。
從2010年截至目前,開發區安監局共下達責令改正指令書 187份 ,全部完成復查,共對 4家企業進行了行政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