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直線責任、加強風險管理、提高員工執行力,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給安全管理者的一道“三元一次方程”。遼河油田創新運用HSE管理的工具和方法,為這道“方程”提供了新的答案。
報表顯示,8月20日,遼河油田日產原油27844噸,繼續在計劃線上運行,安全環保形勢穩定。
“三個和尚有水吃”——
HSE分委會落實直線責任
實現安全環保工作的科學管理,必須運用科學的工具方法,這是達到管理目標最近的路徑。” 遼河油田副總經理、安全總監張維申說。
HSE分委會制度是遼河油田安全管理的一個“妙方”。為進一步落實直線責任,遼河油田成立了開發系統、經營系統、黨群系統等9個HSE分委會。分委會主任由公司分管副職領導擔任,成員由所轄處室一把手組成,主要任務是解決系統內存在的安全環保問題。
今年年初,遼河油田總經理謝文彥與各系統分委會主任簽訂HSE責任書,HSE分委會主任又與分委會成員簽訂HSE責任書,對結果性指標、過程性指標及考核獎懲辦法都進行了明確。
這樣一來,責任被層層分解,安全管理由全員參與變為全員負責,由被動接受轉為主動作為。
“鏘鏘多人行”——
大討論大排查加強風險管理
“關井情況下只上6根井口螺絲就夠用了,省時省力。”
“HSE指導書上明確規定必須上12根井口螺絲,否則發生井噴將難以控制。”
這是8月15日,歡喜嶺采油廠作業一大隊正在進行三季度安全生產全員大討論、大排查活動時的場景。
2009年以來,遼河油田把以往的全員風險辨識活動“升級置換”為安全生產全員大討論、大排查活動,將其作為風險管理的重要載體和工具。每個季度,各單位都會組織所有員工結合季節特點和自身實際,討論生產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和薄弱環節,排查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
變化是明顯的:與以往每位員工“悶頭”分析本崗位隱患風險不同,現在每個班組、站隊、科室進行集中討論,暢所欲言,互相查找隱患,“鏘鏘多人行”,實現了群策群力和優勢互補。以前只是針對問題說問題,現在討論更多的是隱性隱患和管理層面的漏洞,由結果控制轉為過程控制。
在有效消除風險隱患、確保安全生產的同時,這項活動還強化了風險意識,增強了風險排查技能,提升了安全環保管理水平。管理水平的提升,又進一步鞏固了安全生產根基,為安全環保形勢持續穩定奠定基礎。
“故事里的事”——
經驗分享增強執行力
人在管理工作中起決定因素,安全工作更不例外。為啟發員工互相學習,激發全員參與HSE管理,今年年初以來,遼河油田不斷創新安全經驗分享載體和形式,擴大覆蓋面,提升崗位員工的執行力。
6月,遼河油田舉行了“小故事、大安全”巡演活動,通過群眾演員的演繹,一個個質樸真實的安全故事被搬上舞臺。
“這讓我們以喜聞樂見的形式深刻體會到故事背后的警示,實現安全經驗共享。”員工姜蘭蘭說。
巡演活動不是特例,班車座位后背的卡片、施工現場的記事板、車輛路單的背面……這些都被加以利用,成了安全經驗分享的平臺,員工隨時隨地都能受到安全文化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