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副校長錢鋒一直非常關注安全生產工作。今年全國兩會上,他提交了《關于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的提案》。在這份提案中,他建議從加快推進高危行業轉型升級、加大企業安全技改投入、提升從業人員安全素質三方面發力,系統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
高危行業企業本質安全水平亟待提高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持續加大安全投入,嚴格安全準入,強化監管執法,狠抓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深化重大隱患治理,有力推動了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
錢鋒認為,從整體上看,我國企業本質安全水平仍然不高,特別是在危化品、礦山等傳統高危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問題依然突出,形勢不容樂觀。
近年來,我國石化行業重特大事故時有發生,暴露出這一行業在規劃布局、安全設計、人員素質等方面存在比較突出的問題,企業本質安全水平普遍亟待提升。
錢鋒認為,當前企業在提升本質安全水平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和阻力。比如,高危行業領域企業歷史欠賬較多、安全投入不足、管理方式落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企業效益普遍下滑,改造升級動力不足;中小企業規模小、技術弱、裝備差,普遍“先天不足”,發展后勁匱乏,難以從根本上提高安全生產水平;從業人員大多安全素養不高、安全意識淡薄、安全技能不足,導致因操作不當引發事故的現象屢有發生。因此,迫切需要采取一系列強基固本之策,聚焦痛點、打通堵點,全面系統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
什么是本質安全?錢鋒解釋,本質安全是指通過消除或減少具有危害特性的物質,或改變工藝過程、條件,使危害最小化、生產系統更安全,從而降低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嚴重性。“本質安全能夠將風險控制的重點轉移到風險出現的源頭上,為風險管控提供全新思路。”錢鋒說。
提升本質安全水平需從三方面入手
如何才能從根本上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錢鋒建議,從加快推進高危行業轉型升級、引導督促企業加大安全技改投入、提升從業人員安全素質三方面入手,共同發力。
在加快推進高危行業轉型升級方面,錢鋒建議,依法依規關閉安全生產問題突出、生產效率低下、生態破壞嚴重的小礦山,加大對沖擊地壓、煤與瓦斯突出、水文地質類型復雜等災害嚴重煤礦的淘汰退出力度,加大對規模和最低服務年限不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安全生產條件不達標、已運行到設計最終標高或不再進行排尾作業的尾礦庫的整頓和關閉力度,嚴密防范已淘汰的落后產能異地落戶、辦廠進園,健全城區危化品生產企業關停并轉、退城入園等支持政策措施;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建設一批智能化示范煤礦,推進小型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機械化建設,建設一批機械化示范非煤礦山,實施“互聯網+危化品安全生產”工程,建設一批本質安全型化工園區,鼓勵危化品企業走集約化規模化發展道路,推動實現危化品安全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針對部分企業安全技術改造升級動力不足的問題,錢鋒認為,要加強引導和督促企業加大安全技改投入,把這項工作作為抓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首先,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建立與安全生產支出責任相適應的財政管理制度,優化創新安全生產專項資金使用方式,完善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制度,健全安全生產責任保險政策,充分發揮保險的風險控制和事故預防作用。其次,鼓勵和督促企業積極籌集資金進行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在危化品、煤礦、非煤礦山等重點行業領域大力推廣應用機械化、自動化生產設備設施,開展智能化作業和危險崗位的機器人替代工作,加快智能化工廠、數字化車間、網絡化平臺建設,既實現“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又帶動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轉型升級。
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人員素質提升是必然要求。錢鋒建議,實施從業人員職業生涯全周期繼續教育計劃,將從業人員安全素養建設提升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首先,建立以企業投入為主、社會資金積極資助的安全培訓投入機制,將政府應當承擔的安全培訓經費納入各級財政保障范圍,實施高危行業領域從業人員安全技能提升專項行動,嚴格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考核,以及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能培訓考核。其次,加快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安全技能培訓和特種作業人員實操考試基地,加強高危行業重點崗位系列安全培訓教材開發,開展高危行業從業人員安全生產職業培訓。再其次,加強安全學科建設,創新卓越安全工程師培養模式,加快以注冊安全工程師為主的安全生產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建設,建立注冊消防工程師資格考試指導中心,加大安全生產管理、認證認可和檢驗檢測等人才培養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