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區作為全國第一批60個危險化學品重點區(縣),危化品安全監管任務繁重。金山區應急管理局緊緊抓住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探索實踐法定代表人記分制、安全監管“三個深度”,努力打好危化品企業安全風險防范攻堅戰。
88項指標
督促法定代表人落實責任
今年3月,上海市應急管理局黨組書記俞烈到金山區調研后提出,可以探索建立負面清單,實施法定代表人記分制,聚焦企業關鍵少數盡職履責,抓好安全生產。
“如果僅僅滿足于每年開展幾輪專項檢查、處罰一批違法企業,雖然會有階段性成效,但始終無法壓實企業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上海市金山區應急管理局局長徐烽說。
于是該區開始探索建立針對企業法定代表人安全生產責任的記分制度。由于沒有可復制的實踐樣本,該局于是組建專班,由主要領導掛帥,推進這項工作。經過多方查找資料、不斷討論展開“頭腦風暴”,該局最終從交管部門相關管理制度中找到“靈感”,參考機動車駕駛員違章扣分管理形式,將企業法定代表人出席安全會議、依法履職、貫徹文件精神、培訓考試、行政處罰和企業安全生產事故等六大方面情況、88項具體指標制作成清單,以此評價企業法定代表人履行安全生產職責情況。
“一定要將指標逐項量化,便于評價。”徐烽介紹,“我們將指標細化賦分,比如,若法定代表人無故缺席安全會議,1次扣0.3分,若企業未落實每日安全風險研判與承諾公告制度,差1日扣1分。”
研討中,該局充分認識到,若想制度見實效必須有好用管用的載體作支撐。為此,該局開發電腦端和手機移動端記分制管理系統——金山區危險化學品企業法定代表人積分制管理系統。
“只要企業法定代表人出現扣分情況,系統會在第一時間推送扣分情況、違反的法律法規條款內容、整改要求等信息,督促企業整改。”金山區應急管理局副局長蔣衛忠介紹,企業法定代表人可通過手機號碼登錄該系統,系統包含企業分數、記分管理、會議管理等9個模塊,企業法定代表人履行貫徹法律法規、召開安全例會、加強安全培訓、保障安全投入、組織安全檢查、開展應急救援演練等相關履責情況均有記錄。
“既然賦分,就一定要注重結果運用,并且嚴格管理,實現積分可視化、扣分可溯源、整改可閉環。”金山區安全生產監察大隊大隊長朱向紅介紹,該局采用12分制評分管理方式,違反標準逐項扣分。
根據規定,對于累計扣分達到6分以上9分以下的,實施企業法定代表人警示約談;對于累計扣分達到9分以上12分以下的,實施法定代表人強制培訓,并將其所在企業列為重點監管企業,適當增加對該企業檢查頻次;如累計扣分達到12分,該記錄會被作為依據,在綜合其他因素后,由有關部門決定是否將該法定代表人所在企業納入金山區危險化學品行業企業生產安全“黑名單”,同時該記錄將會被通報至企業上級單位和相關部門。
自2019年9月試行企業法定代表人記分制以來,已有企業法定代表人因無故缺席區安全生產相關會議、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受到行政處罰等,被扣6分。區應急管理局對該法定代表人進行了警示約談。約談中,該企業法定代表人表示,由于業務工作繁忙,以前企業的安全管理全部依靠安全管理人員,覺得自己不用做太多。現在打開手機,點開法定代表人積分制管理系統,就可以動態掌握自己企業在全區危化品企業安全生產工作中的排名情況、存在的安全生產隱患等,這使他深刻地感受到自己過去對安全生產工作未有足夠重視,一定加快整改。
“三個深度”
助力企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為了讓企業能夠真正找到產生問題的深層次原因,避免一些問題重復產生,金山區應急管理局提出安全監管“三個深度”理念,即深度檢查、深度服務、深度整改。
深度檢查重在查出問題。該局依托上海石化等國有企業,聘請工藝、設備、儀表、安全、消防等5個方面18名專家,以國務院安委辦危化品重點縣專家指導服務工作檢查內容為標準,根據企業規模大小,采取蹲點檢查的方式,在每家企業檢查1天至2天,對“兩重點一重大”企業,開展專項檢查。
深度服務重在提升企業安全管理水平。要求企業按照專家分工,選派相關技術人員共同參與檢查,學習專家隱患排查方法。檢查結束后,專家對企業人員進行集中輔導授課。
深度整改即要求企業在隱患整改過程中,必須落實“五不放過”,即原因不查明不放過、責任不查清不放過、責任人沒有得到追究處理不放過、整改不到位不放過、員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
“三個深度”的監管方式,讓許多企業看到了應急管理部門的服務意識,不愿意被檢查的觀念也轉變了。“現在我們區很多企業都意識到要敞開門接受檢查,應急管理部門不但能幫助我們發現深層次問題,還能幫助我們提高查患能力。”上海群力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家樂表示。
該局對區內19家“兩重點一重大”危化品企業完成深度檢查后,針對檢查中發現的隱患,組織專家開展了為期6天的專業培訓,逐條剖析隱患。2家被檢查出存在重大隱患的企業,原先認為不過是中央控制室設置在了甲乙類車間內,雖然不符合規定,但也從未出現過問題,專家就是在小題大做。培訓過程中,總設計圖專家以《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導則》為重點,結合相關設計標準、規范,為企業詳細解釋了控制室設置在車間中,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可能帶來的后果。經過培訓,這2家企業充分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立即著手進行整改,2個月就完成了重大隱患整改。
為了檢驗培訓成效,推動企業加快整改,自11月起,該局再次組織專家,對19家“兩重點一重大”危化品企業開展上門指導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