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春節將至,目前正是車流、人流、物流的高峰季節,安全生產及消防安全的壓力尤重。
對此,昨日,副省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志庚在會議上直言:“安全生產怎么強調都不為過,怎么要求都不為過,怎么嚴格都不為過。”
日前,劉志庚被任命為廣東省副省長,分管的其中一塊領域是安全生產。昨天,劉志庚參加了全市安全生產暨“清剿火患”戰役推進工作會議。
市委副書記、代市長袁寶成主持會議。
會上,副市長鄧志廣通報了全市安全生產工作情況,部署下一階段工作;副市長成洪波通報了當前火災形勢和“清剿火患”戰役開展情況,部署推進“清剿火患”戰役工作。
要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長效機制
元旦、春節將至,省、市兩會以及黨代會也即將召開,這段時期既是敏感時期,又是車流、人流、物流的高峰季節,也是歷來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時期。對此,劉志庚提出了三點意見:
一是把握形勢,強化抓好安全生產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安全生產怎么強調都不為過,怎么要求都不為過,怎么嚴格都不為過。”劉志庚說。
劉志庚專門提及校車安全問題。他說,學校非法接送車屢禁不止,東莞雖然沒有查到這種問題,但如果一旦查到,首先要處理園長、校長,只有嚴肅處理,這個問題才能被重視,才能被解決。
二是重拳出擊,深入推進節前安全生產大整治和“清剿火患”戰役。劉志庚說,現在已進入冬季,臨近元旦、春節,正是安全生產的多事之秋,也是考驗各級各部門的關鍵時期。因此,各級各部門要迅速推進大整治、大檢查,排除隱患。
三是著眼長遠,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工作長效機制。對此,劉志庚要求從5個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二是要建立健全安全隱患排查機制;三是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機制;四是要建立健全安全隱患舉報獎勵制度;五是要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制度。
常平、虎門、大朗三鎮火災次數最多
消防安全
成洪波在會議上通報,截至11月30日,全市共發生火災2268起,相比去年的1640起,火災發生率同比上升37.7%。
今年全市因火災共造成14人死亡,11人受傷,也同比分別上升7.7%和83.3%。今年的火災造成財產損失金額3185萬元。
其中,樟木頭因火災死亡人數最多。樟木頭今年發生火災96起,而去年近20起,同比增長380%。火災造成8人死亡,1人重傷。
火災次數最多的三個鎮是常平、虎門、大朗,火災次數均超過了200起。常平最多,一共249起火災,去年145起,上升71.72%。
成洪波分析稱,今年火災有5個方面的特點。
從火災發生原因來說,生產作業、生活用火不慎和電器短路故障是引起火災的主要原因,占了火災類型的一半。其中電器短路故障類火災占33.9%;生產作業、生活用火不慎類火災占14.7%。
從火災發生區域上來看,經濟發達鎮街的火災發生起數較多,常平、虎門、大朗等鎮屬于火災多發地區。
從火災發生場所看,居民住宅、工廠宿舍發生火災居多,特別是“三小”場所火災居高不下,工廠火災近期有所抬頭,上述場所的火災分別占22%和17.3%。
從火災發生時間來看,上午10時到晚上10時是火災發生高發段。成洪波說,該時間段生產、生活用火用電量增多,較易發生火災。
從火災死傷人群上看,新莞人及兒童所占比例較大。成洪波說,要特別注意的是,今年因火災事故死亡的14人均為新莞人。
本月底完成六成村社的火患排查
部署
“在接下來的三個月時間里,我們要集中一切力量、想盡一切辦法,采取一切有力措施,深入推進"清剿火患"戰役行動,切實消除火災隱患,全面嚴防死守,堅決遏制重特大火災事故發生。”成洪波說,本月底前必須完成至少60%,明年1月底前必須全部完成社區、行政村排查任務。
新聞媒體監督作用,被成洪波在會議上重點提及。
成洪波說,要組織新聞媒體記者隨警作戰,深入一線,及時報道“清剿火患”戰役動態和戰果。要協調各主流媒體,在黃金時段、重要版面及時報道、曝光典型火災案例和重大火災隱患。“可曝可不曝的要堅決曝光。”
前十月生產安全事故死亡435人
安全生產
鄧志廣在會議上通報說,今年1-10月,全市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3665宗、死亡435人,同比分別下降5.58%和4.61%。
“安全事故總量仍然偏大。”鄧志廣說,近幾年,雖然事故宗數、死亡人數大幅下降,但全市平均每年發生各類事故5000宗左右,平均每年造成死亡人數600人左右。
鄧志廣說,今年以來,東莞已發生6宗以上較大安全事故,其中交通事故4宗,火災事故2宗,較大以上事故遏制工作力度仍有待加強。
鄧志廣說,年末既是安全生產事故特別是重特大事故的易發期,也是“壓事故、減傷亡”的關鍵時期。因此,鄧志廣說,要力保年內不再發生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并盡力減少一般事故的發生,確保實現生產安全事故“三個零增長”的目標。